江苏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复习的特别晚,大纲下来,教育部的红宝书上市之后我才开始复习,就用了四种资料,前期红宝书加肖秀荣的1000题,边看书边整理框架,然后做1000题,把错的知识点在红宝书上标注出来,中期背风中劲草,后期肖四任四。我连肖八都没做过,考前除了肖四大题啥都没背过,完全把宝压在了肖四上,任四就刷了选择题。复习期间我就到后期看了看肖爷爷的时政材料。我选择题做的还不错,前期红宝书看的比较扎实。时政考查范围是当年的1月到12月全年,书一般在11月出,时政不仅是考两道单选、两道多选,分析题的材料一般也会紧扣时政来出,特别是第35题(毛中特)会出,遇到重要历史节点第36题(史纲)也会出,所以当年有什么时政重点,要结合基本知识点来复习背诵,这是为分析题做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考试难,题量大,所以主要考的是你解题的准度和速度,大家多在这两方面下功夫。追求解难题在这种考试里是没意义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用的同济第五版的课本进行复习,基本定理要搞懂,例题要一个一个验算,课后题每个都要保证作对。数学复习最忌眼高手低,希望大家都能踏踏实实进行这个阶段。第二阶段就开始大量做题,选择习题册最重要的是要贴近考试难度,太难的是没有意义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开始模拟,真题一定要重视。关键是要完全模拟考试,找两个半小时进行模考,合理分配时间。数学全书要刷很多遍,建议做题时标注好哪些题目很经典但不会做的、难度大的,刷第二和第三遍的时候只刷标注了的题目就行,不然时间肯定不够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要强调的是通常被忽视的考研英语作文环节。许多人以为只需临时抱佛脚,背些模版,在考试前一个月突击一下就能过关,然而实际上,教师的评分标准十分严格。复习时,英语应作为核心,而作文更是关键。大约需要背诵30篇左右的大、小作文。起初,背诵一篇作文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对于作文的学习方法,首先是背诵,其次是默写和模仿。当背完大约10篇作文后,你就应该尝试写作。在背诵新的作文时,回顾之前的内容,如果发现不足,再次进行背诵和默写,直至能流畅无误地默写出来。首先理解中文,然后再转换为英文,这种方式能显著提升效率。默写完毕后,对照原文校对。接着,你可以尝试写作练习,选取未背诵过的作文,只查看其中文版本,然后自行翻译成英文。完成后与英文范文对比,最初可能会发现自己写的和范文相差甚远。保留你觉得优秀的部分,借鉴范文的优点,这样逐渐塑造出属于你的独特作文。到了复习后期,建议每周至少写一篇,接近考试时,一周应不少于三篇,并且要深入研究历年试题中的作文,积累高分作文的出色句子和词汇。切忌过于依赖模板,真正得分高的作文往往没有明显的模板痕迹。接下来是新题型部分,这一部分的目标应该是力求满分。只要掌握了解题策略并多加练习,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至于完形填空和翻译,尽可能争取每一分,但这两个部分的复习强度不大,主要是通过做真题,因此不再详细展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说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这个科目包含了静力学、动力学和振动理论三个主要部分。静力学主要关注力的平衡问题,动力学则深入到物体运动的原因,振动理论则是关于周期性运动的研究。理解并掌握这三个方面,是理论力学的核心。
对静力学,首先要明白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力矩的概念。力的平衡条件是所有外力之和为零,所有力矩之和也为零。这是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关键。了解约束力、支持反力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动力学的学习,牛顿三定律是核心。需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定律来解析自由体图和连接体图,解决动力学问题。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同样重要。
振动理论的学习,需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性质,如频率、相位等,并能计算复杂振动系统的响应。这部分内容相对抽象,但凭实例分析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不是死记硬背。理论力学是一门需深度思考的课程,要学会用物理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数学表达。做题是提升理解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它们帮助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
动手实验也是加深理解的好方法。凭简单的物理模型,直观地感受力学现象,这样既能提高兴趣,也能增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