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终于拿到大纲解析了,因为政治不是很难,但是比较枯燥,自己去看那一大本书有时候会感觉很郁闷,跟着老师走一遍,效果很好。做了任汝芬、肖秀荣的书,主要练习了选择题。最后期间,背大题。我用的是20天20题,肖秀荣4,任汝芬4(最后没看完)主要是熟悉一下大题会考的知识点,因为书上有很多知识点是不适合考大题的,所以多看看参考书的大题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而且如何去写,多看看,没有刻意去背,考试的时候按照自己理解的去答的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因为工科数学学得比较深,而且本身底子不错,所以就没看教材,直接上的数学全书。到8月中旬,基本上把全书过了两遍。之后就开始做《660题》,660全部是选择填空所以很快,到9月初差不多就做完了。看数学的时候,自己也可以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可以是一些解题技巧、重要定理、或是错题。做完660后就继续专题训练和解题技巧,感觉资料上总结的一些技巧很赞,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之后就开始做套卷了,像《400题》、真题什么的,400题的难度比较大,不会做也不要气馁。套卷基本上是一天一套或者两天一套,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以上两套题。之后就是看以前的错题和自己的笔记,临考前的半个月自己买了一套模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和良好的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只提一点!不要忽视新题型的练习!!!我很少训练新题型,因为感觉前几年的新题型很简单,没想到18年会出现一个无从下手的排序题,我当时花了快二十分钟也没有头绪,最后按照自己的理解随便排的,应该是全错。一定要自己多总结多训练。英语是一个你投入就会有回报的学科。关于作文,依旧推荐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主要背了里面的必背范文,大概在10月中旬开始的,一天一大一小。还可以背一下历年真题的范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技术基础”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以及编程语言等。其中,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理解是基础,你需明白CPU的工作原理,内存与外存的区别,输入输出设备的作用,以及总线的概念。这些知识在理解高级主题如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工作方式时至关重要。
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考试的重点。熟练掌握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对算法,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排序、搜索算法,特别是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经典算法。要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计算,这对优化代码效率非常关键。
再者,编程语言的学习不能忽视。虽然考研可能不直接考察编程能力,但理解和使用编程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必备的。C++或Java是最常见的选,熟悉其语法,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能够编写和调试程序,这将有助于你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来获取理论知识,凭做题和编程实践来巩固理解。例如,你尝试实现你学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或者参与一些编程挑战网站上的题目,这样既能检验理解,也能提升编程技能。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制作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还找一些模拟试题进行练习,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
不要忘记团队学习的力量。与同学讨论难题,互相解答疑惑,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也能提高学习的乐趣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