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有整理笔记和错题集。每章我都会在笔记本上做错题笔记,记下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最后阶段这本笔记很重要。至于错题集,我把自己做错的或者做的时候不确定答案的题目都手打整理成错题集,包括《冲刺八套卷》的错题,然后打印,冲刺阶段的时候拿出来做。看一遍错题笔记再做错题,第一遍看我不会在上面做笔记,只在题号左边写答案,依然会错会犹豫的题目画个圈。第二遍的时候遮住左边的答案,为了节约时间只做画了圈的题目,这次做完就在题目旁边作笔记,某个选项为什么是错的/正确时间/正确内容。错题集是要反复看的,特别是画圈的题目,那些总是错的题目就用红笔额外标记。因为总有些内容不是靠理解的,它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大纲原文不包括它,那他就是错的;他看起来很不合理太绝对,但大纲说他是对的,那他就是对的。这种,个人觉得只能靠死记和熟悉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准备的教材包括:《数学三复习全书》(附带基础题集),《历年试题解析》,还有张宇的八套模拟预测卷和四套冲刺卷。另外,我还备有一个错误记录本和一本笔记本。七月份,我会专注于《高数18讲》,完成剩余内容,并开始做《题源1000题》的高数部分,如果时间允许,也会查阅《复习全书》以作补充,同时争取在这个月内读完课本和复习全书并做好笔记。在七八月间,我计划攻克《线代9讲》,并挑出《题源1000题》中的重要习题尽量完成。八月份,我将回顾强化班的学习笔记,精进高数技能,确保18讲和1000题都得以完善和整理。暑假结束之前,会安排做一些历年真题,年限不必太新,但必须涵盖。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和大学英语四六级我感觉关系不大,完全可以通过一年甚至是半年的时间来掌握。英语和数学一样不是突击一下就能解决的,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复习首先要学会背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一定要先学单词再学什么语法和技巧,我认为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黄金循环的过程。所谓黄金循环,是从单词到长难句,从长难句到阅读,从阅读到题目,从题目到阅读,从阅读到长难句,最后由长难句再到单词的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是先背单词,尤其是高频词汇,一定是考了又考的单词,把单词背得差不多了,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了,再学习长难句,长难句掌握了,就可以开始做阅读了,开始做阅读一定是错的很多的,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把阅读真正理解,这个时候要看答案,看一个问题在文章中对应哪个长难句,再去把这个长难句彻底搞懂,对长难句中的单词重点记忆,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循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水文学是一门结合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水文现象、水文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至关重要。你需对气象学、流体力学、水力学等基础科学有深入的理解,这将为理解复杂的水文循环和水文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对水文统计的学习。这部分涉及到洪水频率分析、枯水期分析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关键工具。你需熟练掌握各种概率分布理论,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水文数据中去。对水文预报模型,如雨量-径流模型、水库调度模型等,也需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战演练也是提升的重要途径。我会定期做历年的真题,这些题目往往涵盖了大部分重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凭反复练习,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我还参与了一些模拟实验,比如建立水文模型,这我更直观地理解了水文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再者,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了解到学科前沿动态,还能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我发现,很多实际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都源于对已有理论的创新应用或深化理解。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我会定期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分享各自的思考和理解,这种互动激发新的想法,也帮助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