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开始把1000题做了一遍,然后买来了风中劲草开始看,这本书搞定小题目很好的,我总共看了三遍多,风中劲草和1000题配合起来用对政治客观题的帮助很大,提升很大。1000题做一遍也是不够的,反复做三遍是需要的,没多做一遍对知识点就加深一层印象,期间再配合风中劲草反复看,效果不错。基本上9月和10月两个月下来,政治客观题已经问题不大了。11月开始,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到了,这时候把形势与政策大概看一遍,然后后面配套题目也做一遍有个大致印象即可,然后把近10年的政治真题客观题做两遍找找真题的感觉就行。政治真正的背是在12月开始的最后一个月左右时间,那时候各种冲刺卷来了,肖八肖四,任汝芬都买过来,客观题全部做掉,然后大题肖八看一遍、任汝芬和肖四的大题目用来狂背。12月份就是一个背书的季节,这时候其他的课程基本上成绩已经定型,能力很难有提升了,而背诵记忆的就是突击的大好时机。在12月,我每天花4个小时背政治、花4个小时背专业课,英语保持背背阅读词汇了。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单词,我是一开始完整的把绿皮书背了两遍,之后就开始换着花样细水长流的背,直到考试。首先,对于已经知道的单词赶快划去,剩下的一遍遍的过,我是摘出来写在纸上;其次,背法上不一定从1list到50list这么死板,灵活调整;然后在记忆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什么联想啊,谐音啊,记忆宫殿啊;最后,当天背过的一定要复习,巩固下来。我生背的,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对于长难句,这是我遗憾的地方,由于没有抓住暑期前的关键时期进行系统训练,最后做起真题来总是有几句不太明白。对于阅读,这是重中之重的地方,基本上把阅读练好了,其他题型都会或多或少的受益。对于阅读要采用精读法,一篇文章都要做4、5遍。第一遍在本子上做题,之后对答案,但不看解析,统计错误个数;第二遍查出文章的不懂的词汇,短语和句子,再在本子上做一遍,不看解析,统计错误个数;第三遍逐句翻译,对照答案解析修正,再做题,统计错误题目,这是最耗费时间的地方;第四遍,找出出错最多的几题,一篇文章大概1、2个,然后自己想出文章的题目,找出段意,划分部分;我还画了这几遍错误题数的折线统计图,从第一遍到第二遍大概会下降50%,从第二遍到第三遍大概下降30%-40%吧。对于作文,我是暑假开始背的,之后又忘了,再背,素材可以是真题范文,王江涛的十大必背范文,或者在前面阅读中积累的好句子、好段落都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宪法,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研究国家的组织结构、公民权利等内容。复习时,不仅要熟记宪法条文,还要关注其背后的原理和案例解析,参考《宪法判例与解释》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刑法和民法则更偏重于实际操作。刑法需理解犯罪构成要件、刑罚种类以及各种犯罪行为的界定;民法则涉及物权、债权、合同等民事法律关系。这两科都需大量做题,凭案例分析训练法律思维,如《刑法释义》和《民法典》是必备参考资料。
中国法律史是一门了解我国法律发展历程的课程,从秦律到现代法律制度,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迁都需掌握。阅读《中国法制史》并结合历史背景学习,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演变。
国际法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法律规则,包括外交、贸易、海洋等领域。《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是主要教材,关注国际新闻,理解国际法律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