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将政治复习划分为三个阶段。九月下旬拿到资料后,我计划从马原部分入手,但很快发现自己难以投入,也无法辨别关键内容。因此,我转向寻找辅导帮助,舍弃了大纲,转而专注于肖秀荣的1000题对应章节。在大纲解析上,我只是在后期大致浏览了一遍。毛中特的学习初期,我非常享受听老师的讲解,特别是关于毛泽东的故事,我看大纲并配合做1000题,做题时使用铅笔以便检查错误后能重复练习,这构成了我第一次全面复习的过程。
进入第二轮复习,由于自我感觉马原掌握得尚可,我决定直接跳过,集中精力于毛中特和近代史,每天各研读1-2章,并重温1000题中的错题。这一阶段持续到十二月左右。接下来的冲刺阶段,我侧重于阅读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分析历年真题,以及背诵预测卷。我做了市面上流行的预测卷的选择题,尽管它们与真题风格不同,但我视其为巩固知识点的机会。我还按照主题完成了过去十年真题的选择题,并依据大纲检查了自己的学习盲点,再次熟悉了大纲内容。考前查看真题中的大题解析也很重要,有助于了解答题策略。由于时间紧张,我仅背诵了肖四的一套题目,但考试时我发现肖四的答案几乎涵盖了所有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我最早开始的公共课,确实是能忘的都忘光了,几乎是从零开始学。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那个太难了,最后还是木有做完。在这里有两个小教训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一是,刚开始计划数学复习三轮,结果发现三轮根本不够,还是有很多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可能是基础太差的缘故,所以提醒一下各位小伙伴,数学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今年的数学偏难,我认识几个研友,都是总分够了,数学没有过线的,想考上,数学一定不能太差。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分数与整体英语能力的关联度并不显著,然而翻译和写作的成绩更能体现英语水平。应充分发挥个人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尽管我个人的英语水平只是一般,但我在阅读理解上取得好成绩得益于深入研究,包括探究文章的创作背景、词汇难点、复杂句子、结构布局以及题目解析等各个方面,每一项都剖析得极其细致。因此,我的阅读成绩最终颇为理想,而这种严谨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题目,如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颖题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医学与工程学的知识。你需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比如细胞结构、生理功能等;,也要掌握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如电路分析、信号处理等。这些基础知识会贯穿在整个课程中,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医学应用部分,我会建议你重点关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和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这部分需理解和应用数学工具,如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来解析和设计生物医学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系统。例如,心电信号的滤波、解调等技术,都需扎实的数学功底。
再者,实验技能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深圳大学可能要求你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操作能力,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和解读。尝试模拟实验或者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提升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持续关注最新的科研进展也非常重要。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研究和技术不断涌现。凭阅读学术期刊、参加研讨会或在线课程,你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这对理论学习和论文写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复习阶段要注重整合知识,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