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出乎意料地,我竟然对政治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没有完成那套1000道选择题,而是借助风中劲草的核心知识点来掌握关键考点,并辅以相关的练习题。在考试前夕,我会再次浏览所有题目以加深记忆。对于主观题,我只是在最后阶段专心背诵了肖四,其余的则未给予太多关注。我的主要参考资料是肖秀荣系列。推荐每位同学购买一本政治大纲或风中劲草。政治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当前时事政治五个部分,每个科目都有特定的题型。选择题的训练至关重要,结合大纲或讲义以及肖1000题,仔细研读大纲,特别是马原部分,因为这部分的选择题往往非常细致。确保将1000题按照大纲要求至少过两遍。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数学复习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首先,要深入理解教科书,牢固基础知识,因为坚实的根基是解题自如的前提。当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后,就可以开始尝试解决历年的真题。我持续使用《复习全书》及配套的真题集,发现它们相当有益。通过真题,我们能洞察隐藏的规律,并识别自己在哪些题型上存在不足,然后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基础题目要确保较高的准确率,逐步挑战更复杂的题目,这样有望获得理想的成绩。尽管数学可能颇具挑战性,无法确保解答每一道题都完美无缺,但至少要做到每题都有所触及,避免束手无策的情况,尽可能多地写出答案,这样才有得分的机会,不至于成为拖后腿的部分。数学是最关键的领域,是提升分数的核心,做题是方法,但不应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应当多思考,多反思,掌握灵活的解题策略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让我们谈谈英语学习。重复三次,记忆单词是关键。坦白说,我在词汇方面吃过亏。起初,总认为单词量太大,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不如用这个时间去研究历年真题。然而,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即使第一遍没完全记住,但在做题时,你会感到很多词汇似曾相识,有时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正确答案。因此,词汇的记忆至关重要,而且应尽早开始,最好是反复复习。我自己开始背单词的时间太晚,时间紧迫,于是买了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单词》小册子,它汇集了考研常考词汇,个人觉得挺实用。每个人的學習方法不同,找到合适的单词书是必须的。
对于英语的其他部分,如阅读理解、新题型和完形填空,你需要多做真题,甚至多次重做,尤其是要重视阅读理解的练习。至于写作,同样需要大量背诵,但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动手写,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这些备考策略我相信你们已经听过不少,我只是想特别强调一下词汇记忆的重要性,希望你们不要再像我一样在学习路上绕远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技术基础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理论至关重要,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如BJT和FET的放大特性,以及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如电压跟随器、比较器、滤波器等,都是需深入研究的内容。这部分需大量的实践操作和计算训练来巩固理论知识。
在数字电子技术方面,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理解是基础。你需明白如何凭这些基本元素构建更复杂的电路系统,比如计数器、寄存器等。了解VHDL或Verilog HDL编程语言,帮你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数字系统。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以及定时器、D/A和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框架。每个概念都应该与其他相关概念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当你理解了晶体管的放大原理后,你应该能联想到它在运算放大器中的应用,从进一步理解其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做题是提升技能的关键。无论是教材后面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尽可能多地去练习。题目不仅帮助你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思路。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怕,多思考,多查阅资料,实在解决不了,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途径。有条件的话,尝试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电子项目,如搭建电路、编写程序等,这会你对电子技术有更深的理解,也更有助于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