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九月初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由于课程安排尚早,我觉得颇有成效,周围的同学也是如此反馈。我推荐首要任务是巩固基础知识,以稳固的核心应对各种变化。最初,我选择早晨记忆讲义上的关键点,但我认为全面背诵考研政治大纲全解并不明智,因为内容繁多,难以把握重点。此外,近代史部分我倾向于在每晚睡前浏览,把主要的背诵时间留给其他科目。大约过了两周,我开始做800题。当肖秀荣的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问世时,我极力推荐熟记这些试卷的大题目,因为2017年的考试中有五道大题直接源自这些资料。如果可能,多做一些选择题也很重要,因为选择题是政治考试中真正能拉开分数的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确实贯穿了我复习过程的始终,但是一直没用太多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全程都不能放下,无论后边专业课压力多大,也要做一定数量的英语保持语感。首先,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复习性价比最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其实只有100篇)。最开始做的时候会错很多,做一道题用很长时间。大概做了二十篇左右,已经大概知晓了考研阅读的风格。这个时候可以做英语真题的阅读了,每天精读一道题,把不会的词划出来,长难句弄懂,每道题错的原因搞清楚,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其次重要的是作文。不少人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书,每天背背范文,成效显著。我比较懒,一篇作文也没背过,只是复习后期平均一周自己会动手写一篇。时间长了,也就会写了。当然,我还是推荐老老实实地复习作文,平时多积累一些短语和长难句的写法,多背范文,这才是提分的王道。另外字迹也很重要,因为时间充裕,英语的主观题我都打了草稿后再写到答题纸上,想来有很大帮助。再次是翻译和完型填空、新题型。这三位在英语里很难,但分值不高,个人认为每道题各一周做一道就可以。关于背单词,开始时候尝试过大本、小本单词书,还有自己整理真题上的生词,两千多个核心词背一遍之后每天循环复习100个词,一直到考研都没放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并重的学科。核心知识点包括元素周期律、晶体结构、配位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在复习时,我注重理解每个概念的基本原理,比如元素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这有助于理解和预测各种化学性质。配位化学部分的配合物稳定性和反应机制也需深入理解。多做实验题,掌握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也是关键,因无机化学的实验技能在考研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有机化学则更偏重于结构和反应。主要复习点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反应。比如,我花了大量时间去记忆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和典型反应,如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等。理解反应机理,如SN1、SN2、E1、E2等取代和消除反应,是提升答题能力的重要步骤。立体化学和芳香性是有机化学中的难点,需反复推敲,形成直观的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对复杂的化学反应或理论,先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再进行记忆会事半功倍。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我还经常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框架,这对理解和记忆都十分有帮助。
苏州大学的考研题目往往结合实际问题,所以关注科研动态,了解一些前沿研究也是必要的。例如,纳米材料、能源化学等领域的发展可能会涉及到无机化学的知识,药物设计、生物大分子合成等方面的内容可能涉及有机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