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多项选择题是政治考试的关键和难点,掌握它们的解答技巧也能有益于后续的简答题背诵。因此,复习策略应以攻克多选题为核心。起初,我依赖的是《大纲解析》,这本广为人知的“红宝书”。其权威性在实际考试中才能真正显现,因为很多多选题可能源自书中某个不起眼的段落。然而,它的字号小、内容繁多且结构不易把握,要求我们必须耐心研读。在这个阶段,《大纲解析》与《肖秀荣1000题》并用,我的重心在于理解和标记。我会逐段理解,并突出各类“首要”、“其次”的要点和重要语句。通常是阅读一章后,立即完成相应章节的题目。同时,我会在《大纲解析》中标注在《1000题》中做错的部分,以便明确了解考试的重点。
接下来,我继续深入理解《大纲解析》,并回顾之前的错题。这时,我引入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通过它来梳理各章的核心内容,构建个人的政治知识架构。
进入第三个阶段,我开始大量刷题,使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任汝芬的十套卷以及小草的习题集。最后的冲刺时期,我用肖四和任四来检测复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做题的目的在于找出知识盲点,因此《大纲解析》始终是我每天必读的书籍,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回归书中深化理解和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在复习过程中也曾经遇到一个误区,就是所谓一本复习全书需要重复刷很多遍(一般4遍以上)才能拿到高分。然而实际上这种想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一本辅导讲义确实需要反复学习,但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辅导讲义来学习各类解题的思路与技巧,而不是所谓的刷够次数就得到高分(也就是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这个问题必须要和大家强调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复习思路:有整理的考研词汇串记啊什么的,很不错,可以用。考研单词大概5000个,每天100-200,虽然很多单词我不会写,但是看见我能认识就行,自己在平时做题有碰到的陌生单词也会用查一下然后保存起来。完形填空。这是个在考场上没时间就要弃之的题目,基本不用花时间做,有些小技巧自己做题的时候探究一下就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合成、反应机理以及其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学科。在复习过程中,你需深入理解单体如何凭聚合反应形成大分子,掌握自由基、离子、配位等不同类型的聚合方式,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要牢记各类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这对预测和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至关重要。
高分子物理主要关注的是高分子材料的形态、力学性质、热性能等方面。理解并能应用Flory-Huggins理论来解释高分子溶液的行为是基础,玻璃化转变、结晶性、弹性模量等概念也是必考内容。对这些复杂的现象,我建议凭实验模拟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理论部分需大量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对复杂的反应机制,凭画图或者动画的形式帮助记忆。至于实践部分,找些实验设计题目进行思考,或者参加实验室的工作,实际操作会更直观地理解高分子的性质。
解题技巧也不可忽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试题往往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所以做题时要有全局观,学会拆分问题,逐步解决。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出题思路和解题步骤,这对提高应试能力很有帮助。
定期自我测试和回顾是非常重要的。你每周或每两周设定一次小测验,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及时查漏补缺。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理解了原理,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