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最让我伤心的一门,TVT 我自己虽然是文科生出身,但是不是那种特别能发挥的人。复习的时候先是大纲解析过了一遍,最后一轮的时候是抛开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所以大纲解析我是非常熟悉的了,熟悉到哪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哪一页的哪个位置都记得。但可能我政治开始的也晚,差不多十月份才开始看,所以到最后一轮的时候肖和任那些的模拟题没有太多的时间做。但是考完的感触是这些模拟题还是很有必要的,差不多每年都有2-3道大题会被压中,可能不是完全,有些是材料压中有些只是其中的一问。所以推荐书目的话,大纲解析绝对是核心;考前十来天的时候肖的命题人、任、徐、蒋那些的模拟题都开始出了,最晚的是肖的终极预测四套卷,可能就是考前几天的样子才出来,这些要留意别耽误了自己。蒋出的一本客观题应试宝典最后一轮复习的时候可以拿来用用,帮助梳理和总结。模拟题里最靠谱的个人感觉还是肖的吧,当然我买的这些也没有全做完,有些还很新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底子好,所以可能不能给出零基础的建议。但有一点我要额外提一下,对于做过真题后的错题,反复看,不要背答案,好好理解,直到自己能独立完成做对,甚至看见题就能想起每一步的做法为止。(数学做题一定要动笔,犯懒数学会让你在实战时输的很惨)数学就是跟着全书走,天天看,一边做一边看。刚开始感觉自己基础不好的可以下载一份考试大纲,有重点的看看课本做做课后题,然后再上手全书。暑假后逐步做卷子,我先做的模拟卷,双李的,都做过。模拟卷的难度远大于真题,很多套路已经掌握了,做完模拟就做真题,基本都可以做出来,当然有些题还是需要积累。刚开始你会觉得这数学怎么方法这么多,但后来你就觉得做法就那几种,掌握了也没啥。考研的历时很久,4,5月开始学数学英语就好,踏踏实实学,完全学的来。感觉全书比较散,知识点全面但是不够系统,你看一遍基本记不大住啥。
考研英语方面:
在过去的二十天里,我研习了何凯文老师的长难句分析教程,随后的每天我都专注于背诵词汇和解答阅读理解题目。由于英语成绩的关键在于阅读理解,长难句的学习帮助我能理解复杂的句子,消除了面对冗长语句时的恐惧感,让我倍感自信;而词汇则是英语学习的一大挑战,反复的记忆与遗忘,直到考试当天都在持续。我选择了何凯文的《5775单词书》,这是市面上最精简的一本,因为我同样不喜欢背单词,但这本书中的每个词都至关重要,我极力推荐。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行为和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在市场中相互作用。在这里,理解需求与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竞争模式(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以及市场失灵等内容至关重要。对这部分,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你需掌握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货币银行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对宏观经济学,理解经济周期、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需关注实时的经济新闻,这样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是最核心的原则。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灵活运用。我通常会先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凭做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我还喜欢参加讨论小组,凭与他人的交流,我能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发现自有的盲点。
,画图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工具,许多复杂的经济关系凭简洁的图形来直观展示。例如,供求曲线、AD-AS模型等,都需熟练绘制并能解释其含义。
定期复习是保持知识新鲜度的关键。我习惯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梳理本周学习的内容,解决遗留的问题。我会在每次复习后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