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八月份开始复习政治完全来得及,九月初或八月底会发布考研政治的大纲,购买一份是必要的。因为出题者主要依据的就是这本考研大纲解析,许多选择题的原文或考点都直接源于此,所以我强烈建议入手一本。考研政治覆盖了几本教材,课本可视情况选择阅读或直接跳过,初期你可以使用大纲解析或是任、肖等人的辅导资料进行学习。到了中期,风中劲草是个不错的选择;后期的重点则是时政和形势政策的复习。对于政治,不提倡大量刷题,如果想要练习,适量做些历年真题即可。冲刺阶段,可以关注一下肖四、任四中的重点分析题部分,毕竟押题就像赌博,不宜过度依赖预测题。每年的政治选择题并不会直白地问你“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而是会结合具体情境来考察,所以解题关键是理解题目背景并从中提取知识点。对于材料分析题,首先要明确涉及的知识点(即论点),再结合材料对论点进行阐述。最后,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是绝佳的押题工具,他的名气被誉为“泄题大王”,所以政治备考绝对不能忽视他的卷子,务必熟记于心。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三月份到四月底专攻高数课本,课后习题很重要,把例题和课后习题做好后高数基础就算不错了,当时我没重视课后习题也导致后来练习真题的时候屡屡碰壁。高数资料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全书的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率论没看教材,直接买的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和王式安的概率讲义,效果还不错。概率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难度(大二的概率课没有认真听)但如果学进去了就觉得是最简单的部分,之前看了张宇的概率论,感觉干货很少搞不明白,把上面介绍的资料做了三遍之后(买全书的时候附赠了一本配套练习我也做了一遍,这个不做也行)就到了十月底中,从十月中到十二月初专攻真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真题,最好每天一套,看着时间做,一定要训练做题速度,把不会的或者不确定的标出来,最后对照答案批改得出分数,并把不会的题目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对照着之前的资料再复习一遍,所有的真题做完一遍之后然后再做第二遍。注意留着近两年的真题在考试前几天练手,12月之后最好再把之前的基础部分的定义笔记啥的重新记一下,有能力的可以做模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最后四套卷,这个难度挺大的。另外,我也买了660题,里面全是选择和填空,但是做了一点儿觉得太难就放弃了,因为实在是没时间,建议11月份之前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做一下,对选择填空帮助很大。着重强调一遍,一定要打好基础,别急着做真题,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必须必须全掌握了,千万别漏掉任何一个,哪怕你觉得不可能考的,这是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得阅读者得天下,我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从单词到长难句到阅读技巧都讲得很好,但要注意,必须要自己刷题,阅读需要自己亲手逐篇完成了,阅读书推荐张剑的黄皮书,05到20年的阅读就很充足了,前些年的出题思路不太一样,我的做法是先掐时间做一片到两篇,每天分析一篇阅读(留出来最新的一年作为最后的测试以外),我会在一个本子上将这篇文章中我难以理解的句子抄下来,仔细翻译并在本子山写下这篇文章的生词,一定要有一个笔记,这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复习书,并不是学会了单词就可以阅读了,阅读不难但是题目设置是有难度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原因,包括牛顿力学、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在复习这个科目时,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例如力、加速度、速度、位移等,这些都是构建力学模型的基础。
深入理解三大定律是关键。牛顿的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阐述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第二定律则揭示了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解释了力的对称性。这些定律不仅需,更要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对动量、角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你需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计算。例如,在解决碰撞问题时,动量守恒定律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系统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损失时尤其重要。
在解题技巧上,理论力学的问题往往涉及到空间想象和数学运算。画出清晰的受力图帮助你直观地理解问题,适当的数学工具,如矢量运算、微积分等,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定要多做练习题,凭实践来提升自有的解题能力。
理论力学的应用部分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比如,你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机械设计、结构稳定性分析等领域,这将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建议定期回顾和总结,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形成自有的思维导图。不要忽视教材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它们通常是考试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