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个人倾向于重视英语真题超过政治,因为每年的政治时事都有所不同,故深入探究往年的题目并不那么必要。不过,购买一套试题集来熟悉材料题的答题技巧和模板是有帮助的。在我看来,政治复习的启动时间不必过早,九月开始就足够。我发现大纲涵盖的内容过于广泛,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做近几年的选择题来大致把握试题的趋势。接着,我会配合使用1000题,逐个单元进行练习。每完成一个章节,我会依据答案解析,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中查找相应知识点,简单易懂的部分快速浏览,复杂或关键点则向老师请教并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便于随时查阅和诵读,早晨用半小时来强化记忆。完成1000题后,务必回顾错题,并多次温习。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尝试1500题等额外练习。到了复习后期,最重要的就是!肖四!每一个问题,尤其是大题,都要!背!透!彻!如果有空闲,也推荐背诵肖八,因为它与肖四有不少重叠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学习上,九月的重点是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这三门课程进行巩固复习,针对薄弱环节加强训练,并且仔细记笔记,熟记内容;进入十月,我开始使用李永乐编著的《历年真题解析》。书中的前段汇集了近年的考试题目,后半部则是按章节划分的习题集。推荐先从章节练习做起,熟悉各章的考点和解题策略,然后再进行限时模拟测试。起初我过于自信,只专注于真题,但连续做三套后便感到力不从心,因为解题技巧生疏,时间管理也不到位。因此,完成书的后半部分变得至关重要,它能增强信心并帮助我发现解题模式。十一月,我持续演练历年真题,能把每年的试题都做得出色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必贪多嚼不烂,试图做完所有市面上的模拟题,那样既耗时又可能打击脆弱的自尊心。
考研英语方面:
从现在起到暑假开始的这段时间,英语所要做的就是背单词做阅读模拟题。阅读模拟训练我一共买了四本书,都做完了。哪本都不容易,每篇错两到三个都很正常,也不要过于气馁;当然我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认真总结,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词汇没过关,后来就有了那个15遍。在7月份暑假开始的时候,单次能够记到3遍,阅读模拟题做完一本就很好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遥感原理部分,首先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包括传感器类型、电磁波谱段特性、分辨率等。了解不同类型的遥感平台如卫星、无人机等,以及它们对应的传感器工作原理,例如可见光、红外、雷达等。还要深入理解遥感图像的形成过程,像素的概念,以及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的方法。这部分知识需扎实的物理基础,凭阅读教材和做相关习题来巩固。
遥感应用方面,主要关注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比如,凭遥感数据分析土地覆盖变化、植被指数、水体分布等,这些都是实际问题解决的关键。你需熟悉各种遥感数据分析软件,如ENVI、QGIS等,并能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和解译。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是提高这部分能力的有效途径,尝试找一些公开的遥感数据集进行操作练习。
学习遥感,理论与实践并重。除了课本知识,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研究成果也很重要。阅读学术论文,参加研讨会,这些都能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多做实验,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数据分析,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真正理解和掌握遥感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