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机与电器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着急,大纲出来之后看完全来得及,就一边跟着老师上课一边看红宝书一边做肖1000,第二遍撸风中劲草讲解+真题,这些都完事了就轮到各种预测卷了,肖四任四风中劲草+20天20题什么的。期间我还买了一套真题卷。理论上真题用处不大,因为题和重点每年都在改,但是通过真题你可以看大题是怎么答的。政治大题可以理解为一个个固定模块组合+灵活发挥:固定组合在于能否理解出题人用这个材料+问题要问你哪块知识点。这一块真心就是硬背的,虽然每年大家都会押题,会有重点,但归根结底也要背,下功夫用资料把一个个模块背下来+用真题和预测卷锻炼自己模块对应的能力,这个部分就没问题了;灵活发挥就是一定要结合材料,要写一些跟材料有关的东西上去,而不是完全的把预测材料上的东西搬过来,即使前一块对应错了,但是如果你这块处理得好,言之成理,也会给一部分分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备考期间,首先应当查阅本科课程的教科书,这是初期学习的重要环节。有些学生认为课本内容过于繁杂,倾向直接跳入市场上流行的考研数学参考书。然而,我推荐无论专业背景如何,即便是数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至少通读一次本科教材,确保理解各个定义和定理。首要任务是掌握各种概念和术语,否则直接进入专门针对考研的数学书籍可能会因难度过大而感到困扰,效果并不理想。预计两个月的时间足以浏览完这些权威教材,因为它们包含的基本知识是公认最扎实的。此外,阅读时建议每完成一个部分(如一节或一章),立即解决后面的习题,以加深记忆,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牢固根基。对于首次考研的同学,最佳的数学复习启动时间可能是大三下学期的三四月份。
考研英语方面:
我购入了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一书,涵盖了从97年至前年的内容。学习的关键在于实践翻译而非仅仅阅读,需要亲自分析句子结构,并动手撰写个人的译文,然后逐步修订,与标准译文比较,洞察差异。通过分析自己译文的正误及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翻译技巧。此外,翻译在考试中通常得分只有三四分左右,除非你执意追求高分,否则不必过于苛求完美,我们的主要目标并非取得满分,满足基本的翻译要求就已足够。推荐参考资料包括:张健的《考研阅读150篇》(基础版和冲刺版)、《考研完型》、《考研新题型》以及《作文160篇》,还有张健编纂的历年真题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基础理论是整个电子科学和技术的基石,它的重要性不言喻。对电路的学习,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物理量,以及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性质。这些是最基本的知识点,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理解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这两条核心定律,它们是你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关键工具。
要熟练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超级节点法、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特别强调的是,要灵活应用,不能死记硬背,因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需按题目特点选最恰当的方法。
再者,动态电路的理解和分析是难点,特别是RC、RL、LC网络的暂态过程和频率响应。这里,微分方程的求解和复数的应用至关重要。理解自然响应、强迫响应的概念,并能准确计算时间常数和角频率,这对理解和设计滤波器等电路有直接的帮助。
实践操作能力同样重要。电路理论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凭实验来验证和深化理解。有机会的话,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电路实验,比如电阻串联并联、RC滤波器等,这样既增强了动手能力,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大量的习题练习帮助你熟悉各种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复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防止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