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劳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选择题还是要重视的,1000题完了后,因为我做题的速度比较快,我又买了别的题集做了下。做完题有了错题后就可以对照这书去把知识点画出来了,建议搞一轮用一种颜色的笔,后期复习的时候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错。之后我就把错题整理分析了下,好好看了一遍笔记,感觉至少所有东西都过上两遍了,差不多到快10月底了,就开始做真题的选择。这里说一下,基本在11月底之前都在弄知识点做选择题,后边才会系统的复习大题。历年真题这时候有了前边的基础做的相当快,基本1个半小时内,2年的选择+对答案+分析都可以完成,而且我记得错的并不太多,时政错了不会没关系,主要是多选分析好。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复习数学的。我的学习策略是每学完一章课本内容,就会去做相应章节的全书习题,包含例子和练习,不过课本中的习题我就跳过了,觉得帮助不大,倒是例子值得一看。我采用的是两位李老师的全书,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材。因为历年数学考试的大纲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动,所以使用往年的版本也是可行的,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并无硬性规定。
考研英语方面:
进入十二月,这个时期,你仍需专注做真题。几个月的辛勤努力后,你对真题应该相当熟悉,阅读一篇文章时,几乎能立即译成中文。你掌握了文章的整体架构,能剖析句子,熟识词汇。此刻的重点是反复操练真题,培养一种直觉。同时,别忘了积累素材和记忆作文模版。(说到模版,有人担忧会得分不高,但要知道,你自己即兴创作的可能更初级。因此,放心使用模版吧,我周围许多朋友都这么做,成绩并不差。所以不必过于忧虑。)考试前夕,保持每天浏览一下英语真题,只为了保持那种熟悉感。相信前期的付出,会让你在英语考试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专业基础”涵盖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微观经济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模型以及市场结构等。你需深入理解价格机制如何决定资源配置,以及各种市场形态(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下的行为特点。对这些内容,不仅要求记忆,更需凭做题来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宏观经济学则涉及到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理解GDP、失业率、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含义至关重要。掌握IS-LM模型、AD-AS模型等工具,能够帮助你分析经济波动的原因及政策影响。
劳动经济学是专业核心,它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应用于劳动力市场。重点理解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工资决定、就业与失业、人力资本投资等问题。尤其要关注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如工会、歧视、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我会先尝试自己理解每个概念,凭做题和讨论来检验自有的理解是否准确。阅读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也是加深理解的好方式。我也会定期整理笔记,把复杂的内容简化,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
再者,实践应用也非常重要。你凭模拟案例或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分析某个地区的就业状况、探讨某项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等,这样既能锻炼实证分析能力,也能你更好地理解理论。
持续的学习和复习是关键。保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投入到这个科目中,避免临时抱佛脚。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好的心态也是保证高效学习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