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6月中旬到考研前,政治我没有一天不碰的,8月中旬到11月中旬,我一直在复习暑假上课的讲义,看着很厚。说实话,我的政治能考好,这本讲义的帮助很大。这本书的解析很全,尽管很多重题,但其实政治每年都那样,变不了多少。核心理解了,就会做题了。11月到12月序列一加上真题解析结合着看。12月到考试前,我花半天在政治上了,之前都是晚上看两三个小时。但是这个阶段还是没有背东西。因为考研我才慢慢理解了文科就是这样一个学科,万变不离其宗的。当然政治肯定是无法像法学答案那样发挥太多。但是只要理解了核心的精神,就一定可以把每个论述的大点串起来。这最后一个半月,我买了两个小册子,28道题和将中挺的核心考点预测。我就觉得小书好拿,而且那些我都掌握了也就足够了,但事实证明那是不可能记住的。我最后一星期还买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个人觉得,这两个人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我们学文科的切忌不要背,答题思路记住就好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全书我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尤其是高数,你值得拥有!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要好好做笔记,别漏了题型!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甚至要求背笔记,由此可知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基础阶段数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上课,做笔记,复习笔记,尽量看全书就行了。
考研英语方面:
这个我一定要重点说,因为我自己准备得太晚了,一定要给学弟学妹们提个醒。我误以为自己英语还不错!!!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不记得单词了,语法什么我都懂,把单词记回来英语也差不多回来了!!!结果,八月份我在那儿默单词默了一个月就是不提笔做阅读!后来9月中旬我买了一本阅读理解回来感觉挺难的不会做单词也跟没记似的。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边做阅读边默单词!!!!!!单记单词根本没用,而且记得把阅读里的常见单词挑出来记,那些词常考。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我就一直在那儿怪书难,于是我每天坐在那儿愁眉苦脸的做阅读,两本书的打击让我怀疑自己英语真的很差劲了,之后加强这部分的学习,最后考试成绩也算是比较满意了。建议大家一定要早早复习!!!血泪教训!!!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涵盖了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变、力学性能、腐蚀与防护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关键。对晶体结构,你需深入理解晶格类型、晶向和晶面指数,以及晶体缺陷的概念,这对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对相变,要搞清楚固态相变的各种类型及其机理,特别是马氏体转变和奥氏体转变。至于力学性能,不仅要知道各类材料的基本强度和塑性指标,还要理解应力应变曲线背后的物理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你先从教材的大纲开始,把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子主题列出来,逐渐填充具体内容。这样帮助你形成整体观,避免陷入细节中无法自拔。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凭整理笔记,深化理解和记忆。
做习题和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河海大学的试题通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仅要熟练掌握公式,更要学会应用。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分析材料失效的原因或者设计实验验证某个理论,这样的练习能帮助你在考试中应对各种情况。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和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不懂的知识点,激发思考,也能发现自有的盲点。不要忽视教授的课堂讲解和答疑时间,他们往往能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很重要。定期复习,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不是临时抱佛脚。面对困难时,要有耐心,自己能够克服。考研是一个持久战,保持积极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你会看到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