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城市规划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第二轮复习就到了十一月了,这段时间主要是做历年真题。用的材料是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我做完了选择题,主观题没有时间做,但是也会思考一下,写一下思路。我觉得有必要自己尝试写完整的主观题答案,因为想跟实际写出来是不一样的。在这段时间我还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和《形势与政策》,前者感觉作用不是特别大,后者还是要看一看的。肖秀荣教授也会在自己的公众号更新新的时事,直到12月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可能考的。第一点要说的是大家千万别太相信所谓的押题,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上面。临近考前,基本上大多数的人都在背肖四(至少我看到的是这样,每天晚上图书馆外面都是站了一排排的同学在那背,场面可谓壮观),但我认为肖四真正的作用是让你答主观题时能有话说,背一背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千万别抱着押题的心态去背,认为背了肖四一切就OK了。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书我用的里面有必背范文,大小各十篇。我的背作文时间都在早上,6点半到食堂,背到8点多。一开始每天背一篇小作文,每两天背一篇大作文,这是同时进行的。开始背第二遍的时候,每背完一篇就默写一遍,包括标点符号都要准确无误。我认为这是十分有用的。对于有些老师宣传的押中作文题,我不太相信,主要还是背好这些范文。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也可以对照译文,自己写英文的出来,和原文进行对照。回想一下,作文应该背了差不多10遍,考试的时候写作文,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很自然地套用背的句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城市规划基础》是我深入理解城市规划理论和技术的重要基石。这门课程涵盖了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基本原理、法规政策等内容。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因这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我建议大家要多读原著,如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等经典著作,把握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对法规政策部分,要关注最新的国家和地方政策,因这些往往会成为考试的重点。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则更加注重实践性和跨学科性,包括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我在复习这部分时,采取了“宽深”的策略。广泛阅读各类资料,了解不同学科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度理解。例如,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城市形态,或者经济理论如何指导城市经济发展策略。案例分析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凭分析实际的城市规划项目,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主动学习”至关重要。我会定期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会积极参与讨论小组,与他人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能帮助熟悉考试形式,掌握答题技巧。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成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城市规划的热情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你会发现这个领域的无限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