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可以看看精讲精练,每看一章就做一章1000题,过完2遍1000题后,此时就可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大家会发现,历年真题和1000题风格有所差别——1000题很基础,大多数题干很简练,就1、2句话,一看就容易锁定知识点。但真题比较灵活,题干常有大段描述,容易使人雾里看花,不过不必着急,这种风格适应了就好,只要肯花功夫练习,一定有所突破。冲刺12月(30多天)资料推荐:《肖.讲真题》《肖4套卷》《肖.时政》最后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秋风扫落叶直奔政治考卷!首先可以做一下《肖.讲真题》的近5年的真题,选择题全部都做做,感受一下真题的风格,对于大题可以写下自己的思路、关键词。当然,最最重要是后面给出的解析!!看看老师是怎么剖析一个问题、怎样回答问题的!而且最好也整理下来!!政治大题如果思路跑偏了,写的再多也只能得少得可怜的辛苦分儿,尤其是在帝都这样的地方,给的分就更加少的可怜了,所以,一定要把握考研政治的答题思路!!!《肖.4套卷》做法参考肖八。By the way,最后对于大题的准备我就只背了肖四和肖八,其他的任何材料都没背,就连买的小草也抛弃了。自己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不多,共100天左右,基础阶段每天1.5~2小时,强化阶段1.5~2.5小时,冲刺阶段2~3小时左右,但是取得了相对满意的分数,和复习的思路、方向、方法有深切的关系!!!时政参考肖八肖四里面的时政题和其他补充材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考察的是深度不是广度,我想强调的是这些书籍(比如双李、张宇、汤家凤、杨超等)要达到的是同一个目的,就是训练你自己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你要坚持在一个训练营里边踏实练习,提升自己的分析解题能力。我一共把张宇18讲看了3遍,9讲看了2遍。这个时候笔记也非常重要,一定要自己做笔记自己总结,查漏补缺,不要漏掉题型!!!10月份开始做数学真题,一边做真题,一边看18讲和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使用了何凯文的阅读理解解析、1575词汇书、长难句教程以及陈正康的阅读系列(书名记不清,后来才购买的,一共有三本,封面是黑色的)。尽管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英语复习上,但进步缓慢,因为我犯了个大错,那就是一直依赖于质量不佳的何凯文系列书籍。英语学习的重点在于阅读,我在做阅读时只参照何凯文的解析,但由于初期词汇量不足,每次遇到真题阅读中的陌生词汇都得逐个查字典(效率低下且耗时,有时还会误解词义),直到暑假后我才完成第一轮。
理解阅读中的新词和典型句子是节省时间的关键。掌握阅读题目的解答策略也很重要,背单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宜早不宜迟,每天坚持,不间断。我认为1575词汇书非常好,包含了真题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尽早掌握它会很有帮助。至于作文,其实不必过早担心,10月份之后再准备也来得及。在那之前,你应该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单词记忆、长难句理解和阅读技巧上,这些需要同时进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动力装置原理是一门融合了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科目,它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各种动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重点包括内燃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等主要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效率计算以及性能参数的确定。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基础的巩固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并能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去解析动力装置的能量转换过程。流体动力学的知识也需扎实,因它是理解燃烧室、喷管等工作特性的关键。
实践应用也是动力装置原理的一大重点。你需熟悉各种动力装置的结构特点,理解其工作流程,凭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研究不同工况下,如何调整燃料供应量或改变排气系统设计以优化动力装置性能。
再者,公式推导和计算能力不容忽视。动力装置的各种性能参数,如功率、效率、压力、温度等,都涉及到复杂的数学运算。熟练掌握相关公式的运用,进行准确的计算,是考试中的得分点。
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备考的重要部分。你尝试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参与模拟实验,或者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动态模拟,这样既帮助你理解复杂的工作过程,也能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必不可少。整理笔记,做历年真题,模拟考试环境,都是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盲点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