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资料包括《大纲解析》、《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的时事政治材料以及他的8套卷和最后4套卷。首先,花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仔细阅读大纲解析,并结合每章节内容完成相应的1000题。第一轮结束后,浏览历年真题,侧重于选择题部分,对于分析题只需大致了解。进入第二轮,重复上述步骤,如果感觉需要,可考虑购买《风中劲草》来熟记知识点,这本书相当于精简版的政治复习指南。接下来,定期跟进时事政治,并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政治学习至少需进行两次,随着复习深入,投入时间会逐渐增多,尤其是到最后阶段,要大量背诵模拟题,因为预测准确的部分将非常有价值。特别提醒视力不佳或字体较小的女生,在撰写大题时尽量写得清晰且字号稍大,适当扩大字距和行距,这样既易于阅卷老师阅读,也能在有限的字数内展现更丰富的内容,节省时间和精力。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由于我已经生疏了很久,所以我的方法是先概略的扫一遍教材,把概念弄清。数学其实很基础,没有高难度的解题技巧,但要对概念清晰。以全书练习为主,这本书还是有些错误的,自己要辨别。之所以看李永乐,是因为里面有很多技巧和公式可以大大减少解题时间,我还是认真的做了一遍。总而言之,我是教材看了一遍(课后习题有选择性的做了一遍),李永乐4遍。整理了错题集,空闲时间我就看看错题集。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在初期的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原先规划从10月起开始准备作文的计划也因此搁浅,导致我只能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匆忙学习作文格式,背诵模版,我不建议大家效仿这种紧张的策略。根据我个人有限的体验,深入分析过去几年英语一和二的作文真题是非常有益的,无论是模仿写作还是直接记忆优秀的范文都是很好的方法。对于英语学习,不管基础如何,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并投入精力,最终的结果往往不会令人失望。至于最后阶段的模拟试题,我没有做一套,因为我觉得它们与真题的难度相差甚远,但这还是得依据个人的情况来决定。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是系统建模,理解和掌握各种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如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你需熟练运用这些模型来描述和分析控制系统的行为。
稳定性分析是自动控制理论的核心。拉普拉斯变换和根轨迹法是进行稳定性判断的主要工具。要深入理解Routh-Hurwitz稳定判据和Nyquist稳定判据,这将帮助你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再者,控制器设计是实践中的重要环节。PID控制是最基本也最广泛使用的控制算法,你需熟悉其工作原理和参数调整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控制、观测器设计等也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极点配置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理论学习时,不仅要理解概念,更要凭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去深化理解,形成自有的解题思路。动手做实验,比如用MATLAB或者SIMULINK模拟控制系统,帮助你直观地理解控制理论的工作机制。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很关键。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激发思考,解决疑惑。遇到难题,及时向导师教,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你豁然开朗。
定期回顾和总结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每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主题,都应花时间梳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