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交通运输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考完就感觉选择要完了,成绩算是平均水平吧。不说太多,就说一下我看的书吧。用的肖秀荣老师的标配,精讲精练+1000题(两遍)+真题+八套卷四套卷(比较权威)+时事政治,风中劲草(后期用来系统的背诵),后来考前各种预测卷就是刷选择题,市面上的题层次参差不齐,不必纠结于对错,关键是保持题感。大题就是真题,肖八肖四,看答案,总结,背诵的过程。政治的话不需要太早,就是多读多背,这东西估计有时候还是要靠政治觉悟的,而且时事很重要,一定要重视。
考研数学方面:
从考研开始直到考试前我都没放松过,也走过很多弯路,因此对数学的感受最多。暑假这段时间很重要,一定要给自己做个计划表,暑假结束后,开始做真题和660,真题相对而言还是简单些的,各种解题技巧都能用到,尤其是证明题那里,有一套自己的口诀,记住了以后不论是什么样的证明题都会做(当时觉得自己好厉害哈哈哈)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依然是攻克词汇。初次备考时,我只是匆匆记了一遍单词,随后便弃之一旁,认为背诵即遗忘,于是直接投身于真题练习。然而,在考研期间使用模拟试题自我评估时,我发现效果并不如人意,尽管掌握了常见词汇,但基础词汇的理解仍有欠缺。每年的英语考试总会出现未曾考过的生词,仅依赖真题来学习词汇显然力度不够,因此务必对此引起重视。第二次备考时,我对单词复习不敢掉以轻心,几乎全程都在坚持背诵。至于阅读理解,无需赘言,关键在于多练,每日坚持完成几篇,保持语言敏感度,并且做完后要彻底理解,清楚自己的错误所在。
英语中让人棘手的部分还有写作。起初,我感到无从下手,主要依赖背诵模板,熟读各类话题的范文,然后在写作时模仿其结构,尽量运用所学的句型。渐渐地,我能摆脱模板,独立创作。我大约每星期写一篇作文,绝不能偷懒。随着写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写作竟会变成一种乐趣,因为你积累了太多精彩的句子,以至于纠结于不知该选择哪一个最妙。那时,你就应该开始整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模板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交通运输工程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融合了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安全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你需了解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掌握交通流理论,明白如何进行道路设计以及交通信号控制策略等。
在交通规划方面,要深入理解人口分布、经济活动等因素对交通需求的影响,要掌握交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这需具备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并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分析软件如GIS和SPSS。
交通管理部分,需熟悉交通法规,理解不同交通模式的运营机制,比如公共交通系统、出租车服务、共享单车等。交通安全管理的知识也非常重要,包括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应急救援体系的理解。
在交通设计上,你需掌握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如车道宽度、曲线半径的设定,以及交叉口的设计优化。这部分不仅需理论知识,也需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至于交通信号控制,这是个技术和策略相结合的部分。要理解不同类型的信号控制系统,如定时控制、感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学会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信号配时方案。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书本,应凭实际案例去深化理解。找一些真实的交通项目来分析,或者参与学校的模拟实验,这样既能巩固理论,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合作和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你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或者参加学术研讨会,听听专家的观点,这将极大地拓宽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