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法律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选择题来说,质量远胜于数量,精读一本书就足够了,关键是彻底理解,如果可能的话,多次复习会更有效。初次阅读时速度慢是正常的,我也会感到焦虑,但我提醒自己,理解才是关键,一次深入的理解比匆匆忙忙地看许多遍更有价值。至于做题,我认为最好是将时间投入到深入理解红宝书上,逐字逐句地去思考其含义。日程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做题。每一套模拟试题都要认真对待,尤其是错误的部分,需要仔细剖析。我曾经的误区就是不愿意深究错误,结果反复出错。例如,后期的肖四、任四、最后五套卷和风中劲草的模拟题都是很好的练习材料。进入最后一个月,可以选择一本重点题目集来背诵,通常是肖四,并结合你自己的参考资料。如果前期对书籍理解深刻,背诵就会变得迅速。另外,尝试自己解答模拟题中的大题,特别是哲学部分,其实哲学的观点并不多,你可以边学习边整理,同时观察模拟题如何应用这些观点,自我总结非常重要。对于主观题,我强烈推荐肖老师的资料。我的策略是只熟记四套卷,尽管八套卷没有完全记住,但答题的主要思路已经烂熟于心。我从11月开始准备主观题,从历年真题出发,归纳问题和回答的角度,仅完成了八套卷和四套卷的训练。无论跟哪个老师的课程,主观题都需要背诵,因为在考场中,一些标准表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事先积累一些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依然是攻克词汇。初次备考时,我只是匆匆记了一遍单词,随后便弃之一旁,认为背诵即遗忘,于是直接投身于真题练习。然而,在考研期间使用模拟试题自我评估时,我发现效果并不如人意,尽管掌握了常见词汇,但基础词汇的理解仍有欠缺。每年的英语考试总会出现未曾考过的生词,仅依赖真题来学习词汇显然力度不够,因此务必对此引起重视。第二次备考时,我对单词复习不敢掉以轻心,几乎全程都在坚持背诵。至于阅读理解,无需赘言,关键在于多练,每日坚持完成几篇,保持语言敏感度,并且做完后要彻底理解,清楚自己的错误所在。
英语中让人棘手的部分还有写作。起初,我感到无从下手,主要依赖背诵模板,熟读各类话题的范文,然后在写作时模仿其结构,尽量运用所学的句型。渐渐地,我能摆脱模板,独立创作。我大约每星期写一篇作文,绝不能偷懒。随着写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写作竟会变成一种乐趣,因为你积累了太多精彩的句子,以至于纠结于不知该选择哪一个最妙。那时,你就应该开始整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模板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理学是我深入理解法律本质的基础。它探讨的是法律的基本原理、理念和运作机制。在复习时,我侧重于理解法律的逻辑结构,如权利义务理论、法律责任等核心概念。关注法哲学的发展脉络,理解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如自然法学、实证法学等。做笔记和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它们帮助我整理复杂的理论框架。
宪法学是对国家最高法律的探索。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在学习宪法时,特别注意掌握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了解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意义。深入理解宪法性权利和义务,如人权保障、民主原则等,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再者,中国法制史是一个了解我国法律传统和发展历程的过程。我凭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理解各个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如秦汉的律令刑制,明清的会典等。对比分析古今中外法制的异同,加深对现代法律体系的理解。
至于刑法学,我注重理解犯罪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原则。凭大量案例研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关注刑法的最新修订和司法解释,因这些都是考试的热点。
民法学的学习则需构建完整的民事法律关系模型。我从物权、债权、人格权、婚姻家庭法等方面入手,尤其是合同法,理解其基本原则和各种类型的合同。对侵权责任法也有深入的研究,包括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