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在政治领域有一定基础的文科生,我发现学习政治并不觉得困难,也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个人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政治复习资料已经非常全面。从备考初期,我就习惯每晚抽出一些时间阅读知识解析,但这阶段不必急于强记,因为即使暂时记住也容易遗忘。最好是保持冷静的心态,边看边思考,同时结合1000题练习以加深理解。到了12月左右,我才开始每天记忆小册子上的关键知识点,并与后期的四套卷和八套卷相结合,确保理解和掌握选择题,熟背简答题。此外,时事政治也不能忽视,利用碎片时间浏览新闻,保持关注。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考试,我一直表现得还算可以,高中时英语分数名列前茅,大学四级和六级裸考也顺利通过,因此起初我对英语并无太多顾虑。直到有一天,我随意做了一份真题,惊觉许多词汇我都完全不认识!(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第一学期上完英语课后我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它)。于是,我开始了背单词之旅。我想强调的是,记单词确实是最基本且至关重要的。最初,我零零碎碎地背单词,尝试过红宝书、刘一男、何凯文1575等资料,先全面复习一遍,再重点攻克那些陌生的词汇,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法,觉得效果显著。单词需要反复练习,目前时间充裕,推荐你们持续背诵,不必急于求成,每天积累一点,因为这是个日积月累和不断巩固的过程。
英语写作主要是积累各种句型表达,你们可以自行看书并整理适合自己的素材。至于阅读理解,首要任务是扩大词汇量,其次是做真题。一方面,记住生词并加以背诵;另一方面,要了解命题人的思路,掌握一些解题技巧。翻译部分,我只看了几套真题,但强烈建议一定要将中文译文写下来!不能仅仅在脑海中大致构思,只有真正落笔,你才能学会如何组织语句。之后对照答案进行反思。至于完形填空,我没做太多准备,听说难度较大,且考虑到考试时间紧张,我只是做了最近几年的真题...因此,后期你们最好自己模拟考试,调整好时间分配。我没有充分模拟,导致时间管理不当,写完大作文就耗去近一个小时,看到时间只剩一点点,我瞬间慌乱了。小作文、阅读和翻译都是匆匆完成,很多阅读题目不确定,完形填空只能凭直觉瞎猜。所有题目都没时间检查,只能一遍过。走出考场,我满心沮丧,只想哭泣...不过还好,运气眷顾,猜对了不少,感激不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到现代的语言与文学知识。我认为,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你需理解并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以及语言发展的主要阶段和规律。例如,你从先秦诸子百家开始,经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直到明清小说,一路梳理下来。对语言部分,要注重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这对理解古籍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教材配合阅读原著,这样既能感受文字之美,又能深化理解。
"文学评论写作"更注重实践应用。你需学会如何分析文本,提炼主题,提出观点,并用有力的论据支持观点。这需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我通常会选几部经典作品,深度阅读后尝试撰写评论,不断磨炼自有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了解一些基本的批评理论,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丰富评论视角。好的评论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能引者看到新的解读角度。
在复习过程中,我也强调笔记的重要性。整理出自有的知识点笔记,帮助你在大量信息中找到重点,定期回顾也能加深记忆。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不同的见解和思路会你有新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