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高中期间,我一直偏爱理科,对于政治总是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准备考研之前,我对政治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直到考研那天,我都心神不定,毕竟每次翻开政治书籍都让我昏昏欲睡。我记得最早接触的是任二的教材,那是为了打牢基础的那一种。等红宝书出版后,我也买了一本,每天啃几十页,用笔勾画出关键内容,每读完一章就做一章肖秀荣的1000题。这样重复看了两遍红宝书,感觉自己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那时已经是十一月了,我入手了风中劲草,开始每天背诵十页,不过我分配给政治的学习时间始终只有两个小时。风中劲草附带的习题质量不错,只是数量庞大,我只挑了标记的重要章节来做,最终也没能全部完成。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大约离考试只有七八天时,我购买了肖四、任四以及一本时事政治资料,专心背诵大题。对于其他题目,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力去解答,确保试卷上没有空白,甚至在交卷前半小时,我还在反复检查那些拿不准的选择题。总的来说,政治复习不必投入过多时间,我在老师的指导下简单学习,最后的成绩还算理想。然而,在考试临近的时候,政治复习绝对不能松懈,临阵磨枪的效果非常明显。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暑假开始做全书的,认真做每一道题,有知识点不清晰的马上看书,务必清楚每一道题的思路和考点,这一遍基本做完要对考研数学的思路比较了解,能做大部分题。就我个人看来,数学应该是要保持这种难度不太会变,也就是说对学生的数学要求明显提高!所以大家在数学方面要好好努力咯!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数学不好担心拖后腿考不上,你要明白不考数学的专业更难考,因为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考数学才选择那种专业!况且你现在还没有努力复习数学就担心自己考不好,没有付出就没资格说这种消极的话!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两点背单词,做阅读(当然是主要是真题)。单词我是用的何凯文的那本比较薄的词汇书,每天一个单元,雷打不动,早上起来一遍,晚上临回去看一边,不用刻意背,看一遍就行,就这样一直保持到考研前一天,这应该是我做的最好的一件事了,还有就是阅读理解,再十一月份之前英语什么都不用管,做好这两件事就够了,英语最重要的事坚持和重复。我一开始就是一边背单词一边做阅读,阅读做的事1990到2004的真题阅读,对于阅读中的句子词汇是要不折不扣全部弄懂的,我都是头一天做完,弄懂,第二天早上再拿来读一读,看一看,记不记得住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有要坚持!除此之外我每天还做两篇左右的模拟的阅读,用的书就是张剑的阅读150,这种阅读主要就是练手感,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没必要深究。从暑假开始就开始做04到20年的真题了,按照前面的计划每天一到两篇,做完了就再做一遍,一直重复到考研前,一定要注意错误选项和正确选项的不同,找出规律,这个听起来玄乎,做了三四遍自己就知道了,我今年英语四篇大阅读全对,当然在这过程中一定量的模拟题还是必不可少了,个人觉得张剑的那个150篇就够了(分为基础版和提高版)我只做了提高版,挺好的!十二月份开始做些英语的模拟试卷,自己算下时间,就当模拟考试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它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热力学三大定律,熵、焓、吉布斯自由能等概念,它们是分析化学反应方向和平衡状态的基础。动力学部分,要理解速率常数、反应级数、Arrhenius方程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预测反应速率。量子力学部分,虽然理论性强,但掌握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和电子云模型对理解原子结构和分子键合有极大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策略。物理化学不单纯是记忆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不仅仅是能量守恒,更是能量转换形式的过程;第二定律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第三定律则界定了绝对零度的特殊性质。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会更深刻,也更容易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做题是提升的重要环节。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巧。我通常会先自己尝试解答,再对照解析检查错误,找出自有的思维误区。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它们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风格,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进行训练。
再者,小组讨论也是很有益的学习方式。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角度获得新的启示。定期的复习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这样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保持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物理化学可能有时候会你感到困扰,但是,每一次挫败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坚持不懈,自己,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