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卫生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就今年的政治成绩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关于政治复习,我觉得不用开始的太早,当然这要跟自己情况,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英语和专业课复习精力绰绰有余的话,完全可以早点开始。我的政治是从9月份大纲解析出来后才开始的,最初是把《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过了一遍,感觉完全没记住,而且怕漏点,又把《大纲解析》过了一遍,其实就是每天上午读几章,根本没记住什么,不过这两边也是整体把握了一下考研政治的知识点覆盖和脉络框架,在这期间开始做真题的选择,基本上形成自己的后期复习思路。然后就是等《风中劲草》出来后,才开始背政治,大概背了3-4遍吧,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吧,因为上面知识点不够详细,所以一般会结合《精讲精练》,后面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了,不过基本上处于合上书就忘的状态,所以一直在循环往复,不过这期间一直就是在准备选择题的背诵,配套《1000题》练习。开始接触大题就是《肖八》出来后,看了大概三年的真题大题的出题模式和答案组织,然后看肖八的大题,算不上背吧,但是每一套卷的大题都有认真研究,早上时间多的情况下也会选择性的背几道,等肖八看完,政治基本上处于复习的白热化状态,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模拟题,如《肖四》、《任四》等,我基本上全都买来做了(选择题),大题也是把每一套卷子的题都看了,然后自己筛选出重点,以及此卷有的别的没有的,要重点记忆,每一套都出现的热点更要着重记忆。我基本上是背的《肖四》《20天20题》,不可否认肖老爷子的厉害。
考研英语方面:
从5月至6月,可以开始尝试练习真题阅读,不必过于在意正确率,起初我甚至一次能错9道题,确实感到十分沮丧。完成一篇文章后,立即查阅生词,深入研读并翻译,不怕繁琐。每天攻克一篇也无妨,遇到陌生词汇记得摘录并反复记忆,因为这些词常常会在考研中重复出现。暑假堪称考研复习的关键期,各个科目都将在这个时期取得显著的进步。到了7月,我又重做了英语真题阅读,虽未全部完成,但挑选了一些重点进行练习,这次更注重解析答案的细节。我会尝试对每篇文章进行口头翻译(书面翻译耗时过长),这有助于奠定基础,当你具备一定基础后再去做英语真题,你会发现难度明显降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卫生综合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科目,它包括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等多个子领域。理解和掌握每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至关重要。比如,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分析,卫生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应用,环境卫生科学中对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理解,以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营养素功能和食品安全问题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先从教科书的大纲开始,把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要知识点列出,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填充细节。定期回顾和整理这些框架,能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实践应用也是提升理解的关键。做大量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对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你尝试设计自有的研究方案,思考如何选病例和对照,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结果。这样不仅能提高实操能力,也能帮助你在考试中应对可能出现的案例分析题目。
再者,关注时事热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共卫生学科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如新冠病毒的防控策略、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等,都可能成为考试的考点。定期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能帮你拓宽视野,理解公共卫生的实际应用场景。
找到一个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也非常重要。有的人可能早上记忆力好,有的人则晚上效率高,找到自有的高效学习时段,坚持下去,效果会更好。适当参加一些学习小组或者找研友一起讨论,既能互相激励,也能碰撞出新的学习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