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正如前辈们的忠告,这门课程确实不适合提前太多时间启动,我诚恳地建议你别不信邪。它的得分关键在于后期的全力冲刺,特别是在最后几个月。假如你觉得记忆力有限,最好在暑假过半时才着手准备。我在假期里稍微接触了一些政治内容,通常是在学习别的科目感到疲倦时,随手翻开肖秀荣的《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随便看看,顺便做一些练习题,以逐渐了解考试的基本范围。
正式的复习工作应该在九月份大纲公布后开始,那时我会对照精讲精练仔细研究大纲(用彩笔标注得十分详尽)。接着,我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并在最后阶段完成他的八套卷、四套卷,以及蒋中挺的冲刺卷选择题部分。然而,由于我个人的政治基础不太扎实,最终的成绩并未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考试时,我将试卷上的每个空格都填得满满当当,几乎无隙可寻,以至于旁边的同学在我在最后一刻填满剩余空白时,眼神中流露出惊讶。我觉得即使回答得不够理想,老师们或许也会因为态度认真而有所加分吧。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考研中一直都有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我也很同意,所以我的英语备考时间大部分花在了英语阅读真题中,我就是在整个暑假每天都做英语的阅读真题,翻来覆去的做,到十二月份一共做了五遍左右,英语阅读可以买一本何凯文的阅读思路解析。因为做真题的阅读可以提升你的阅读水平与解题的能力,不用拐那么多弯,只要找准定位基本就能找出答案。阅读一定要坚持做到考试最后一个月,每天都认真的做几篇,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然后做完再认真的对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世界史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历史,从东方到西方,都需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构建一个全面的历史时间线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从大的历史事件和时期开始,如古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逐步细化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每个阶段都要理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这样形成连贯的历史观。
对世界史的学习,阅读原著和权威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等经典著作,能帮助深化理解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也要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这将使论述更加丰富和新颖。
再者,做笔记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手段。我会把每一章或每个时期的重点内容整理成笔记,包括关键人物、事件、思想等,并尝试用自有的语言重新表述,这样既能加深印象,也能锻炼自有的表达能力。制作时间轴或者思维导图也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至关重要。凭模拟考试环境,你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答题节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改进。对答案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和提升的过程。
讨论和交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提问,共享知识,甚至组织小型的研讨会,共同探讨复杂的历史问题。这样的互动不仅能激发思考,也有助于拓宽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