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至于政治,以我自己的经验,政治一定要上一下辅导班,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考研的政治都不熟悉,自己看书有些东西会比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会感觉晦涩,这样就会在政治上费时且效果差,所以我认为选择一个好的辅导机构是很必须的。 由于内容太多,又太细碎,很容易忘,要及时回头复习。要选择好的辅导书,根据大纲的章节把具体章节的真题汇总起来,这会让你明白哪些地方是出题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内容加强记忆,避免端着厚厚的大纲看来看去,满锅里找不出个豆的混沌感觉。至于那些押题包括英语的,建议大家不要信,年年都说能押中题,也没见得他们押到什么题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所有科目里面最为关键的科目,好的数学很容易就能把一个人的基础分数顶上去,在这里也就给大家谈一些教训吧。首先是数学复习全书一定要认真刷上三遍才能保证自己基本上对知识点掌握了,做全书的时候不要贪快,在9月底完成就很好了,之后的时间不能把数学撂下,最好保证自己隔一天练一趟真题或是模拟题重在保持自己的手感,考研数学的复习得注重基础,各种定理的条件推导得搞搞明白,还有就是要特别注重框架和知识体系的搭建。在试题比较简单的前提下,怎么保证准确率就是核心竞争力了。计算不太准确的,可以学学我上面的办法,做题速度快一点留下充分的时间做两遍。平时就仔细的同学可以稍微慢一点,第一遍准确率就保证了,这个看个人习惯。还有一点是数学必须保持做题量的,每天都得做一定的习题来保持感觉,一两天不做可能就不大行了。这点要切记,哪怕后期复习再紧张都要每天抽一两个小时做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对我这个英语基础较弱的人来说,词汇是关键中的关键。考研英语并不仅仅要求记住单词的汉语释义,更要懂得如何运用。如果条件允许,推荐一本《恋练有词》,它详细讲解了许多单词的实际应用,编写得很出色。不需要额外安排时间,只需在做题过程中实践,你就能逐渐掌握单词。词汇量丰富了,完形填空自然也会得心应手。在熟记两到三遍单词书后,我会把每五个单元的单词作为一次复习的内容。这样坚持下来,未来几个月每天用一小时就能复习一整组单词。千万不能让单词远离你的视线!一旦有一周没接触,那么恭喜,你又有了从头开始的机会。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误差理论是理解测量数据质量的基础,其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以及如何凭统计分析来评估和处理这些误差。这部分的内容需扎实的数学基础,尤其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我建议多做习题,理解各种分布特性,并熟练应用误差传播定律。
测量平差则是将误差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它涉及到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的构建,最小二乘法的应用,以及平差结果的可靠性评估等。这一部分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还需有好的编程能力,如使用MATLAB或Python进行计算。我推荐大家在理解理论的,动手实践,凭编写代码解决具体问题,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对这门课,理解和记忆是并重的。你需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物理意义,每种公式的推导过程。做大量的练习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因只有凭大量的实践,你真正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持续的学习和思考。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并非孤立的知识点,它与专业课程紧密相连,如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等。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尝试把学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深度学习方式对我帮助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