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开学后,我开始复习政治,买了肖秀荣的全套资料,精讲精练主要是理论知识,当我看完一遍后感觉是,讲了啥?不记得啊!因为知识点很多,所以第一遍看完后没什么印象,问了身边的朋友,大家都是这种状态,所以如果你们看不懂也不用焦躁。政治基础不好的朋友,理论知识有必要看一下,尤其是马原,基础好的朋友,毛中特,近现代史,思修都可以不用看,后期直接背诵就行。政治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多选者的天下!政治多选题很重要。单选和简答题大家拉不开距离,主要是看多选题做得怎么样,所以复习时一定要多练习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我当时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做了两遍。政治还有时政部分,这一部分时效性很强,主要是考察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就是国家政策、方针、重要会议等),我的老师最后冲刺的时候把重点中的重点讲了一些,还说了答题技巧,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有一定的帮助。到了后期,各种模拟试题涌现,我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大家一定要用这两本书,答题直接背诵!我还做了蒋中挺五套卷,也有压中的题,所以大家可以做一下,题做多了没坏处啊。另外,跟大家交代一下,政治大纲没啥用,完全不用买,推荐“风中劲草”给大家,知识点总结的很不错,可直接背诵,应付选择题,部分简答题。总之,政治就是靠背诵,复习不必过早,合理安排好计划复习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感觉还挺自信的,感觉基础还不错。开始的时候背考研单词,这个每天也花了两个小时,然后就是做做张剑的阅读理解。这样一直到了十一月,这时候才开始做张剑的历年真题,单词还是每天照往常一样反复的背。每天早上一到图书馆,把单词书拿出来一看就是两个小时,看完单词都将近10点了,直接影响了上午数学的时间,窃以为只要把单词搞定了阅读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每天花这个时间还是值得的,早上背英语单词最多只能花一个小时,最迟最迟不能超过九点。背单词占用了一个钟的正式时间外只能利用其他零散的时间了,这并不是说单词不重要了,而是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而且单词是要一直坚持背的,记得滚瓜烂熟,还要懂它的用法,一个单词派生出的各种形式都要会。个人感觉早上刚开始这一个小时内状态不是很好,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背背单词背背作文比较好。到了十一月后才开始专攻历年真题,后来才发现晚了,因为英语真题是要反复多做的,把其中的规律找出来,培养那种正确的解题思维。真题再做感觉做得还比较理想的,4篇阅读理解基本上都在30分以上的,做完后每一篇的每个句子、每道题都认真的分析理解过,还把它翻译出来,所以真题这样一遍下来花的时间也不少。到了十二月就开始背张剑的热点作文50篇,后来又看了作文,但是很少动手写,这样就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写的真的太少了,作文水平也没多大提高,没有亲自动手练真的很难有质的提高,直接导致考场上慢吞吞一点一点的挤,真的很后悔当初偷懒没有坚持每天练一篇,作文这东西真的是讲究熟能生巧。到了最后也没多少天做模拟题了,总的来说还是模拟真枪实战太少了,没有找好实战那种感觉。平时不流汗,战时多流血!考研多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城乡规划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历史、理论、政策以及实践等多个层面。在复习时,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理解各个时期城乡规划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对中国城乡规划的历史演变有深入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规划理论,如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这些理论将是你分析问题的基础。关注最新的城乡规划政策,因这部分内容往往会在论述题中出现。我习惯凭阅读学术论文和政策文件来保持对最新动态的关注。
再者,《城乡规划设计》则更偏重于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你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纸表达能力。我强烈推荐大家多做设计练习,从小规模的地块设计开始,逐步提升到更大范围的区域规划。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功能布局,还要兼顾美学和人文因素,要结合环境可持续性原则。学会使用AutoCAD、SketchUp等设计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设计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参加模拟设计竞赛,以此提升自有的实战经验,会定期向导师或有经验的同学教,他们的反馈能帮助我发现并改正错误。团队合作也很重要,凭讨论和交流,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开阔思路。
无论是《城乡规划基础》还是《城乡规划设计》,都需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尝试去挑战已知的知识,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样不仅能加深记忆,也能提高应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