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与船港机械装备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当准备政治考试的策略时,我咨询了几位前辈,依照她们的学习经验,并结合我个人的特点来安排复习。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也难免经历了不少摸索。其实,开始政治复习不必过早,九月启动就绰绰有余。而且,每日投入复习政治的时间无需过多,初期可以保持在2到2.5小时,到了后期阶段再增加到3小时。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试题颇具挑战性,颇有张宇风格。复习初期,打好基础是关键,要全力以赴地掌握全书中的每一个方法和习题。我选择了张宇的高等数学教程,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和全书。每位作者的书籍都有其独特之处,我将李永乐的全书研读了两遍,张宇的高等数学则超过三遍,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同样也读了三次以上。十月份起,我开始做四套历年真题,每次得分通常都在130分以上。接着是张宇的八套卷和李永乐的6+2,难度较高,不需要严格按照三小时的时间限制,遇到难题不必纠结,不懂的话可以直接查看答案。每天我还是会抽出一些时间回顾全书。之后,我尝试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题,依旧非常具有挑战性,不过今年的实际考试难度也是如此。接下来,我完成了剩余的真题,并且每套只用了两个小时,因为很多题目我在全书中已做过,分数可能不太准确。这段时间,我会专注于错误题目的整理和笔记的复习。最后,迎来了考试。面对大题时,我感到困惑,许多题目无从下手。因此,减少错误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深化巩固期:大约在清明节左右,我启动了97年至07年的阅读理解练习,每日一文,专注于精读。精读的标准是:1.每个词汇都要熟悉;2.每个句子都能透彻理解;3.每个选项的正误原因要清晰。起初,完成一篇文章的精读可能需要耗时三到四小时,我通常会对全文进行翻译,直到五月底我才完成了这个阶段。(最初速度较慢,随着熟练度提高,后续速度会加快,最终一个多小时就能处理一篇)接着,在暑期开始前的一个月,我每天都复习之前做过的文章(平均每篇至少看了五到六遍或以上),依然坚持那三个标准,并确保自己严格遵循。到十一月初,我已经将英语真题完整地做了三遍。直至考试前夕,我一直重复研习这些真题,由于我在完形填空方面相对较弱,所以在十二月后我又集中攻克了一波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构分析、设计、优化等多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齿轮传动的特性等,这些都是基础且常考的内容。对这些基础知识,你需做到心中有数,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机械原理中的图解法和解析法是两个重要的工具。图解法帮助直观地理解机构的工作过程和运动规律,解析法则能精确地计算出各种参数。在复习时,一定要熟练掌握这两种方法,并能按问题的特点选合适的方法。
再者,动态分析是机械原理的一个难点,比如刚体动力学、振动分析等内容。这部分需扎实的力学基础,对微积分的应用也有较高要求。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记得要多画图,多分析,这样加深理解。
创新设计部分也不能忽视。虽然考试中可能不会直接出现设计题目,但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进行创新思考,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能力。你尝试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理解其工作原理,这样既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你对机械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不断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做完后,要认真反思,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