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看书时,区分哪些一般考选择题、哪些一般考主观题很重要,这样可以节约时间,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自己复习,一是总结历年真题,把以前考过主观题的知识点在书上标记出来,并记录考过的年份和次数;二是很多基础性的政治辅导书中都有说明。第一遍看书时主要是为了熟悉考试内容,把握重点,记忆倒是在其次。从第二遍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记忆了,要边看边思考,否则只能走马观花、事倍功半。基础扎实了,再背诵起来也容易。
考研数学方面:
近几年考研数学趋向弱化技巧,强化计算量,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做题速度和准确度是很重要的。每天做题至少3个小时,错题集也要做好,在考研期间可以不断的回补。基本的复习策略是先将知识点精炼复习后,强化积分、极限等重要知识点,阶段复习,此期间可以做全书,做阶段练习题,比如1000题等资料。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可以做历年的真题练习,但是要保留近10年的真题来做全套计时模拟,最好选在上午,限时3小时,建议每次都要提前20分钟做完,这样才能保证考试万无一失。真题做完也要再复习几遍,做到无死角的复习,熟练各种题型。强化阶段最迟拖到9月中旬,但能不拖就不要拖了,直接开学就进入数学的冲刺吧。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从三月份开始复习的英语。首先是词汇记忆,这个非常重要,单词量匮乏对于英语考试是致命伤。考研英语主要考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英译中、作文)。单词到最后你可能拼写不出来,但是一定要认识,保住阅读理解的分是最关键的!另外推荐百词斩app,当你决定考研而不知如何开始的时候,先背背单词是绝对百利无一害的,每天100-150个,以后在做阅读的时候就会有质的飞跃。另外,我买的大绿皮,九月以前基本保持每天两个章节的背诵量,速度慢一点,要求高一点,初期会感觉很难受,但是背第二遍的时候可以每天四个章节,速度加快,要求降低,保持对单词的熟悉感就OK。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市场机制和资源分配。这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的选、企业的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例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问题。对这两个层面的理解,是经济学基础中的基础。
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理论是最基本的概念,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效用理论、成本收益分析以及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也是重要考点。对这些知识点,我建议凭实例来理解和记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会有助于深化理解。
至于宏观经济学,GDP、货币供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核心内容。要理解它们如何影响经济活动,以及政府如何凭这些工具调控经济。特别地,IS-LM模型和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需熟练掌握其构造和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死记硬背”。经济学理论往往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理解背后的原理比单纯公式更重要。我习惯先阅读教材,理解概念和理论,做相关习题巩固知识,凭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参与讨论组或找到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问题,也能帮助提升理解和思考的深度。
对复杂的经济学模型,我会尝试画图辅助理解,因图形直观地展示出变量间的关系。定期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的知识点之间关联性强,经常回顾帮助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不要忽视实际案例的应用。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理论应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既能增强兴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你分析新闻中的经济现象,看看能否用所学理论去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