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9月份开始复习,我是从9月开始每天都花3个小时看政治,用的肖秀荣精讲精练,看一章做一章的题,(肖秀荣1000题)花费了好多时间,11月出了风中劲草,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买。看了风中劲草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都不看精讲精练了,因为用风中劲草对付选择题完全可以, 但是对于一战的人们来说是不敢这么做的~所以我还是按部就班的按我自己的步骤复习的,毕竟精讲精练 那么厚都看了,实在不想扔了。 1000题也差不多做了3遍,差不多就是把知识点都顺明白了。 做完之后的感受也只是 直接看风中劲草就够了。 最后冲刺的时候花了10天背政治 我背的是 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有些重复的,到时候大家也背这些应对大题是完全够用的了!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的世界中,各个路径都能引领你抵达目标,而坚实的根基尤为重要。大约在暑假前,我已经通读了一遍教材,侧重于解决范例题目和部分课后习题。进入九月,我开始专注于历年试题,每天交替进行一套真题与错误修正。这样的节奏持续到十月中旬,完成了第二轮全书的复习。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如饥似渴地做模拟题,同时也重新浏览了一遍全书。在解题时,我会随身携带全书、错题集(我的错题集主要记录的是解题策略,例如关于常数C的一些易忽视点)以及教材(如果重量过大,我会在回到宿舍后再查阅,特别是线性代数中一些定理的证明,虽然考试不涉及,但有助于深入理解)。对于每道题,我都尝试找出其变式,并将同类问题整理在同一页面,从中提炼出共通的解题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关键,而历年真题是最佳的学习材料。我从大二升大三的暑假起,直至大三上学期结束,每天都坚持在墨墨背单词平台积累词汇。正月十三开始,我跟随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学习,但暑假后因耗时过多而暂停。接着,在2月至3月期间,我完成了恋恋有词的学习,并完成了第一轮背诵,直至考研结束,总共背诵了六遍。5月份,我粗略地回顾了基础语法规则,随后着手做真题,从1997年开始,每两日完成一篇阅读理解。首先做题,然后逐句分析句子结构并翻译,核对答案后,我会把不懂的词汇和句子记在笔记本上,以便后续复习查阅。尽管这种方法显得较为繁琐,但对我个人而言,成效显著。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有机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核心在于对各种碳化合物的理解。你需深入掌握烷、烯、炔、芳香烃等基本类型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反应机制。要清楚了解各类官能团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则。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
熟悉反应机理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在有机化学中,每一个反应都有其独特的机理,如亲核取代、自由基反应、电荷转移复合物形成等。凭绘制反应路径图,直观地理解反应过程,有助于记忆和应用。要注意每个步骤的能量变化和中间体的稳定性,这往往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再者,实验技能不容忽视。实验室操作经验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如何进行格氏反应、硝化反应等经典实验,以及如何解析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数据。这些实际操作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复习策略也非常重要。我建议定期回顾笔记,整理知识框架,构建自有的思维导图。对复杂的反应,凭制作卡片,一面写反应物,一面写产物,反复翻看以加强记忆。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了解题型和解题技巧,这在考试中会大有裨益。
不要忘记团队学习的力量。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提升理解深度,也激发新的思考角度。教师的指导也是宝贵的资源,积极提问,寻求解答,会学习更为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