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做题,我买了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和任汝芬四套卷。老实讲,有些东西的练习就是要做题,尤其是这些硬性考试,在最后时间做完那几套卷之后我发现老师们涉及的考点都有所重合,当然,每年的政治热点也就那么几个,所以大家说背完四套卷,考研政治就不怕这也是有道理的。重点推荐这几套试卷,考研前一定要过一遍,当然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再购买其他书籍,在这我就不再推荐啦~政治考的不高,就简单说说吧。政治我是八月份开始的,精讲精练比较厚,字也很密,看着头晕。其实第一遍看就是大致熟悉内容,记不住什么也是很正常的,不必担心。有的说法是等九月份政治大纲出来再学习政治,我认为其实可以适当早一点,每年政治大纲的改动很多是虚增和虚删,实质性的变动很小,完全可以提前熟悉,细水长流,后面的时间很紧,这样也是为后面分担压力。接下来我刷了三遍1000题,这个对巩固客观题知识点很有用。之后还做了讲真题、肖八肖四,然后就考试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已经反复研习了大量的历年真题,具体次数多到记忆模糊。起初是整套试题练习,之后按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三个部分分别攻克。尤其是线性代数和概率,你会发现从十年前的题目开始,它们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命题模式。这时,你需要去深入分析和提炼这些真题的知识点,这是极其关键的步骤!随着不断刷题,你的解题速度自然会提升。我的参考材料包括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或者你可以选择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张宇的PDF讲义,张宇的真题大全解,660题和张宇1000题(可选做),以及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对于数学,现在就应该着手看张宇的18讲了,不要再拖延了。虽然第一遍可能会感觉有些艰难,但绝对值得投入,这本书真的非常好!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绿色封面的随机排序版,它包含50个单元。遵循《17天攻克GRE单词》的策略,我把学习周期设定为30天,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每天复习2到4个单元。关键在于持续复现。若是按部就班地记忆,每个部分之间的复习间隔可能会延长至一个月甚至更多,导致很多已学单词遗忘。但这种方式确保每个单元在周期内被反复浏览至少十几遍。我坚持了五个这样的周期,即花费五个月来背单词,到了十月,单词书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因为你会发现阅读理解中遇到的新词已经寥寥无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生物医学工程这个学科,你需理解它是一个交叉领域,融合了生物学、物理学、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考试中,基础理论部分占比重较大,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构建你对生物医学工程理解的基础,务必扎实掌握。
深入理解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信号处理、医学影像技术等内容。这些是生物医学工程的核心部分,涉及到实际应用和技术开发。例如,生物材料的理解需结合物理和化学知识,生物信号处理则需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
再者,实践能力的考察也是重要一环。你可能需理解和分析实验数据,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甚至编写程序进行数据分析。这就要求你不仅要懂理论,还要能动手操作,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如Python或MATLAB。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是最好的策略。对复杂的概念和公式,先尝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意义,凭做题和笔记加深记忆。定期复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经典教材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料,利用在线课程、科研论文等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
模拟试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凭模拟试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时间管理也非常重要,训练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