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 我是11月才开始背政治(我很早就在看书了,大概七月份开始),推荐风中劲草编写的那本,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让大家有的放矢。政治除了背书之外,还要多做题,尤其是最后20天,会有很多政治资料铺天盖地而来,我建议还是要看看,很有可能遇见原题哦。记忆中最深刻的莫过于每天晚上十点去我们学校24小时开放的自习室背政治,那里人山人海,甚至连落脚地都没有,大家都为了考研而战,在那里,我还认识了很多研友。
考研数学方面:
高等数学的学习资料推荐汤家凤的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和张宇的十八讲,尽管初期的基础部分可能颇具挑战性。建议以教科书为中心,每周攻克一章内容,某些篇幅较长的章节则需两周时间。可以选择使用本科教材,如同济或浙大的版本,但务必依据考试大纲来学习。同时,可以挑选教材中的课后练习进行训练。此外,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尽力理解并解决每一个问题。这一阶段可能会遇到许多让人困惑的题目,这时候应该在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以便在后续的复习中重点突破这些难点。
考研英语方面:
推荐使用“恋恋有词”来记忆词汇,这本书里的词汇往往与阅读理解中常见的词汇一致。建议先预习单词,遮住词义解释下的中文译文,自行尝试翻译例句,如此一来,在后续阅读时就能减少因长句难懂而产生的困扰。利用零碎时间,如睡前或晨起时刻,反复温习单词以加深印象。通过练习历年真题,你能逐渐摸清命题人的思路模式。初期可能会感到进度缓慢,不必焦虑,持续训练自然会提高效率。通常,试题的顺序是依据文章段落的顺序,多数问题的答案可在一两段内找到。若在考试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无需过于纠结,带着问题和选项定位相关区域再进行解析,这样能节省宝贵的时间。对于写作部分,可以借鉴模板,并结合个人特色进行改编,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平日多加练习,以免考试时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部分经济统计学的内容。这三大部分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框架,理解和掌握它们对后续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行为,如消费者如何选,企业如何生产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问题;经济统计学则是分析数据、理解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供求模型、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是基础,博弈论和市场失灵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我个人建议,不仅要公式和定理,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凭做题来巩固理论知识。
宏观经济学方面,国民收入核算、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IS-LM模型等是常考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和应用,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思考。
至于经济统计学,你需熟悉描述性统计量、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基础知识。尤其要注意的是,统计学不仅仅是计算,更关键的是理解统计结果背后的意义,并能用这些结果去解释经济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教材、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每读完一章,尝试用自有的话复述主要内容,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大量的习题练习必不可少,使用历年的真题或者模拟题,凭解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找出知识盲点。
,定期复习和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你找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学习小组,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