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每个人的策略可能不同。有人认为九月份开始着手完全足够,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的基础。假如你在大学期间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目,并对其有深入的理解,那么你可能可以选择在新大纲发布(大约在九月中旬)后开始复习。然而,如果政治对你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我推荐你至少在九月之前先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它较为抽象,需要深度理解,而且每年的变化不大,提前准备可以让你在后期的复习中有更多余地。毕竟,政治考试涵盖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等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特别难以直观解释,你需要确保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敷衍了事。马原的试题主要测试你的理解能力,期待遇到原题是不太现实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政策紧密相关,每年都会有所变动,所以最好在九月之后开始复习这一部分。
历史部分的授课风格常常轻松幽默,讲师会将历史事件讲述得生动有趣。关键是要理清时间线索,因为考试题目往往会跨越多个时期,比如重要的会议、著作以及各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那些看似复杂困难的部分往往是得分的关键,因此值得投入更多努力。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相对易懂,分值占比也不高,所以我没有花费太多精力。
最后,如果你有机会参加一些辅导课程,那会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参考书我用的是张剑黄皮书一套+黄皮书新题型训练+阅读理解150篇+红宝书单词。淘宝上都有得卖。英语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时间放在下午,最开始的时候只复习阅读理解,从1997年真题阅读入手,每天两篇,之前看前辈们的帖子说英语真题要做两三遍,第一遍只做题不查单词不对答案,防止记住答案,第二遍做完对答案,依然不查单词。第三遍要把每个单词短语句意全部弄明白,每个选项陷阱都了解清楚。我时间不够,是以05年以前的卷子只做了一遍,05年以后的做了两遍。05之后题型比较稳定,难度也开始增加,比较接近现在的风格了。国庆假期结束之前真题阅读应该要做完了,同样的,英语也要预留没做过的几份近年卷子来考前模拟。阅读一定要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一直到考前。单词我一直每天坚持背,背了感觉真的不一样,后期阅读理解基本能看懂了。我用的是红宝书,总体背了八九遍左右。考试之前词汇大概掌握了80%。每天早上,做数学之前坚持背100词,刚开始背不用记住单词的多种意思,记一个就好,等到把红宝书背了四五遍之后,再来记其他意思,工作量会小很多。从科学上说,一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超过4.5秒。后期做阅读时我会将不认识的单词在红宝书上做标记。作文我是跟着王江涛走的,背了二十篇范文(都是往年真题,真题作文参考价值最大,不要相信辅导机构的作文押题,老老实实背真题),大约10月份开始,晚上比较适合长期记忆,然后反复记忆一直到考前。背完两遍之后,买了英语答题纸默写,总是会有拼写错误,会背的不一定会写。作文常用字体是印刷体和斜体,斜体比较好练,前期可以练一练。10月份我逐步开始新题型和阅读c的专项训练了,用的是往年真题,做完之后又买了黄皮书的新题型和阅读,时间放在下午。13年以前的完形很难,大家都得不了多少分,13年以后简单了,大家基本都能拿个7.8分,把真题上的完形好好做一下,不必过多纠结。12月份开始真题模拟了,13-16,做一套分析一套,也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模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物理,这门课程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以及近代物理等多个领域。力学部分,牛顿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概念要理解透彻;热学则需深入理解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两大定律;光学中,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的知识点都需掌握,特别是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电磁学则包括电场、磁场、电磁波等内容,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近代物理主要涉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这部分理论性较强,需理解并能应用薛定谔方程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学习这些内容时,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练习”的三步法。先凭阅读教材或听课理解概念,再凭做笔记和画图加深记忆,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巩固和提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规律。
对固体物理,这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固体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质的关系。晶体结构、电子态、能带理论、磁性、超导等是核心内容。这部分理论性强,计算量大,需扎实的数学基础。我特别推荐用实例和模型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凭晶格振动模型理解热容,利用能带图解释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区别。
在学习固体物理时,我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如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的基础知识。多做习题,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固体物理核心思想的问题,比如布洛赫定理的应用。查阅相关的科研论文也能帮助了解学科前沿,拓宽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