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攻读管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记忆的专业内容繁重,这往往挤占了复习政治理论的时间,我就是这样的例子。由于时间紧迫,我决定只重点看肖四套,而舍弃了高联的讲义,没想到最后是高联的讲义命中了题目。在考场上的那一刻,我真是心如刀绞。因此,千万不能偷懒,也不能抱有过分的侥幸心理。
考研数学方面:
从十月直至备考结束,我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完整的习题集和历年真题。我选择的是过去十五年的真题,每两天一次,我会在早上八点半至十一点专心致志地完成一套,次日则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回顾与总结。完成真题后,我转向模拟试卷,同样设定为三小时内完成,并于次日找时间进行详细的梳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模拟题通常比真题更具挑战性,因此无论成绩如何,都不应失去信心。这样的节奏我一直坚持到了考试前一日上午。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家都知道,如果你阅读看不下去就没办法做题,我当时就是紧张的看不进去题。但好在语感还在,可能完型错的比较多但分值低,最后分数还算好。英语的复习,我认为就是背单词+做真题+看作文。复习的过程中,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前期要坚持背单词,我当时是在图书馆借的单词书每天背几页,同时用扇贝单词APP找空闲时间背。单词这个东西反复背多少遍都不嫌多,好习惯要一直坚持。从6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要反复做,多做几遍总结问题。我用的是张剑的英语黄皮书,除了真题它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我也买了,但是最后都没有做完。总之考试之前都要保持手感。最后2个月开始看作文,我的作文是把作文分成了9个小部分,按每个部分的套路补充好,最后就能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误差理论是这个科目的基础,它主要探讨的是测量数据中的误差来源、性质以及如何处理这些误差。理解和掌握误差的随机性和系统性,以及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需深入理解正态分布和相关性理论,这是分析测量误差的基础。线性化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微分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简化计算过程。
测量平差则是误差理论的实际应用。这涉及到如何凭一系列观测值来估算参数,并最小化由于误差引起的不确定性。理解最小二乘法和平差的基本原理,包括法方程的建立、解算及精度评定,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实际操作中,经常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如MATLAB或专有的测量软件,熟悉这些工具的操作也是必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实例练习,因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真正内化。凭解决具体的问题,你会更深刻地理解误差的传播规律和平差的逻辑。不要忽视了教材后的习题,它们往往能帮助你巩固知识点并提升解题能力。
再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研究也很有帮助。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既能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也能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师的指导也非常重要,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为打开新的思路。
虽然这门课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你保持耐心,持续努力,我你一定能够克服挑战,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是向成功迈进的步伐,只要你不放弃,总会找到属于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