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肖老师的教材按时间一本本出来,各位可以关注一下动态;《精讲精练》是厚书与配套题目,题目对考试没有参考性,都是细节题,只是助于对内容加强记忆;真题是宝贵的财富,要重复多遍地做,主要掌握出题的风格和答案选项的特征;4/8是比较贴近真题的模拟卷,考研真题可能出现的地方,大家应熟练掌握,尤其是4。《基础题》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练习巩固才自行另外买来做的。蒋的题目稍微灵活点,我做的时候错误率挺高;他后期关于时事之类的分析教材内容也很多很长,背诵起来有些困难,但是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如果大家时间充足可以参考。
考研数学方面:
提到数学,我觉得有好多话要说,其实第一年考得时候我数学出现了大事故,把两道题写反了,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当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不能再改了,于是可想而知,接下来的题目根本就蒙了,最简单的题目也不会了,大脑一片空白,彻底短路了,75分就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第一道二道题的分数,后面大题几乎为零,从考场下来整个人都蒙了,中午回到宿舍,想了想之后决定还是考完专业课,要不然真对不起自己,后来得知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真是后悔数学失误了,说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数学一定要每天练题,我失误的原因一是紧张,但无形中给自己加了禁锢;二是最后一段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给了政治和专业课,忽视了每天数学的练习,导致考试时心虚,影响了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主导地位,谁能征服阅读,谁就能主宰整个考试。这里我要着重强调英语真题的无价之宝,从备考初期直至结束,我从未碰过任何模拟试题,因为真题就是最顶级的模拟练习!(请脑补我再说三遍)首先,购入最新年的真题集(比如2013年至2015年),完成后再追溯到前几年(2005年至2012年),接着继续购买更早些年的(1997年至2004年)。我亲历了1997年至2015年的所有真题,总共做了大约三次。第一次全力以赴地做题,随后则是归纳教训,找出错误,审视理解过程中的误区,并牢记真题中的词汇。张剑出版的那套黄皮书相当出色,我全程依赖它,不过选择哪一套还得视个人情况而定。最新的真题尤为珍贵,别留到最后当作预测卷,关键的东西宜早不宜迟。即使年代较为久远的真题,尽管题型和分数可能有所变动,它们仍承载着出题老师的智慧,同样值得我们深入钻研。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一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这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这些都是构建电路理论体系的基石。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基本概念,因它们会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在理解和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时,多做实际的电路分析题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你对电路的理解更加深刻。
掌握网络定理也是关键。如Nodal Analysis、Loop Analysis、Superposition Theorem、Thévenin's和 Norton's Theorems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有效工具。对这些定理,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这样在面对复杂电路时,快速选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再者,动态电路和暂态分析部分需一定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微积分的应用。Laplace变换是处理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熟悉它的性质和应用是必要的。理解RC、RL、L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以及自然衰减、强制振动的概念,有助于你深入理解电路动态行为。
电力系统部分,如交流电路的相量表示法、功率因数的计算、三相电路的理解等,都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实际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来学习,这样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
在学习方法上,我个人推荐的是“理解+练习”的模式。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它,加深理解。大量的习题练习必不可少,凭解题你发现自有的盲点,及时查漏补缺。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这样巩固记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