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主要看肖秀荣的政治强化三件套,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把知识点结合1000题过一遍。因为我看书容易睡着。政治知识点看完了后政治这块就可以以做选择题为主了,这时候可以结合风中劲草的知识点部分。题虽然全但没有针对性。肖秀荣的政治1000题做完之后,可以反复看错题。最后等肖秀荣的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任汝芬的最后四套卷等等一系列名师的四套卷,每天做一套,保持敏感性就好了,时间腾出来给其他几科。考试前一周在疯狂背四套卷里面的大题押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词汇记忆,反复研读了大学英语5500词库好几轮。接着,我就一头扎进了真题的海洋。我认为无需去做模拟题,因为它们的实际效用不大。自1997年起,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真题阅读,每次核对答案都让我感到无比煎熬!原本我以为阅读理解是最难的部分,但后来我发现完形填空和写作更为棘手。有时,我甚至一下午只能完成一篇文章。我喜欢做详细的笔记,尤其是那些复杂的长难句,我会摘录在笔记本上。因此,直到接近暑假时我才勉勉强强完成了2004年的阅读部分。暑假过后,我没有再背单词,后来由于时间紧迫,9月份我全力以赴地复习专业课程,到了10月,我又得开始兼顾政治学习。这最终使我没能完整地做完所有真题,连最近几年的都没来得及碰。最后两个月,我几乎只背诵了一些作文模板,几乎没有再看英语。时间管理真的太关键了,我就是因为这个吃了大亏。最后,我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艺术概论,这门学科主要涵盖了艺术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类型特征等多方面的知识。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和记忆。理解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社会功能,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如绘画、音乐、戏剧等。记忆则体现在对重要艺术家、艺术流派和艺术事件的了解上。我会建议采用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这些知识点,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其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艺术评论写作则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它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还需具备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在准备这部分时,我坚持每天阅读艺术评论文章,分析其结构、语言风格和论证方式,并尝试模仿写作。我会选一些艺术作品进行实际的评论练习,从主题、手法、影响等多个角度去剖析,不断提升自有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考。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推崇“深度学习”。这意味着不只是机械地背诵知识点,是要深入理解和应用。例如,凭观看艺术纪录片或实地参观展览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凭参加写作工作坊或与他人讨论来提升评论写作的能力。定期自我测试也很重要,是小论文的写作,也是对新艺术现象的即时评论,这样能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