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复习,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抓住教材好好看,而且一定要看仔细。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四个序列,但重点在序列一,序列二随着看序列一做过两遍,感觉有的题出的太刻板,就是教材的原话抠出来,用来强化基础还可以,倒没必要死抠。想做题的话最好还是做真题,虽然近几年真题的考点不会重复,但是出题思路和考察方式还是很值得借鉴。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内容比较多,质量一般,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一下。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肖秀荣的四套题有必要做一下,个别大题还是有压中的可能性的。此外还可以背诵一下大题的答案,虽说不一定压准原题,但有些话在考试中还是值得一用。此外,最后疯传的20天20题的小册子也很值得一看。同样,它压准原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些话是万能的,可以拿来答题。我觉得文科的学习就是大量背诵,有些内容自己虽知道,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远没有别人总结的言简意赅,而且多记忆一些句子,在答题过程中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和脑力。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精准的概念认知、开阔的思维方式和牢固的运算基础都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项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无法高效地解决问题。作为理科学生,这方面通常具备一定的优势。关于学习资源,想必你已经听说过不少关于《李永乐全书》的推荐,我个人也是主要依赖这本书。但个人习惯上,我会额外保持一个专属的小笔记本,整理相同主题的知识点,记录易错点以及日常对数学的一些独到理解。如果你的时间充裕,我推荐你也尝试这样做;若时间紧迫,则无需强求,毕竟四遍研读《全书》已足以应对挑战。
考研英语方面:
尽管有人指出北京地区的评分标准较为严格,但这不应成为你们胆怯的理由。毕竟,公共课程对总分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并力求在这部分脱颖而出。实际上,英语学习无非是记忆词汇加上实践真题。务必多次重复练习真题,避免去做模拟题!唯有真题才能准确反映出考试的思维模式,在备考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最具价值的真题进行训练。我自己就是用铅笔在真题上做题,完成后擦除以便再次使用。此外,理解作者的意图至关重要,即使你无法完全理解问题,也有可能猜对答案。对于参考书籍,我个人推崇黄皮书,它的版面设计深得我心,或许会让学习过程更愉快些,呵呵。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国际贸易理论(如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FDI)以及全球化影响下的经济一体化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国际商务学科的基石,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工具。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关注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关注全球市场动态和政策环境。国际商务不仅仅是一套理论框架,更是一个实时变化的实践领域。了解各国的贸易政策、关税结构、外汇政策、WTO规则等,帮助理解和预测国际市场行为。定期阅读《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权威媒体,提供一手信息,帮助提升对现实问题的理解。
再者,熟悉跨国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战略决策。从产品国际化、市场进入策略到跨文化管理,这些都是国际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凭案例研究,比如星巴克、华为、苹果等知名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来深化理解。
强化定量分析能力。国际商务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如成本-收益分析、汇率风险评估等。熟练掌握Excel、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并理解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将大大增强分析能力。
语言能力不容忽视。国际商务涉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英语作为主要的商务语言,其听说读写的技能都需强化。特别是商务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凭模拟商务报告撰写和商务谈判训练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