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10月份我才着手准备政治,起步较迟,因此我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在这个科目上。我在政治上的分数并不突出,可能对其他人来说参考价值有限。不过,我要强调的是,政治并没有人们通常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初期我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初次尝试时,几乎每三题就错两题。但随着反复练习,你会逐渐掌握解题的窍门。千万不能轻易放弃!对于主观题,我主要背诵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试前我感到极度紧张,甚至出现失眠,但看到试卷后发现主观题其实并不刁钻。如果目标是取得高分,建议查阅其他备考经验帖。此外,风中劲草的第一本摘要了重点,对我有所助益;第二本是练习册,第三本则是答案集(我个人没怎么练习,不做过多评价)。至于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我没能全部背完,但选择题部分确实有所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核心在于词汇量,所以背单词至关重要,需要不断重复,以巩固记忆。我采用的是“默默背单词”这个工具,每天坚持学习,到了考研阶段,我已经至少熟悉了两到三遍单词。类似的应用还有百词斩和扇贝等。英语学习的重点是要持续地做真题,反复操练。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或短语,要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因为历年真题中常有一些高频词汇重现。此外,优秀的句子结构也可摘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关键在于保持每日练习,包括阅读和单词记忆。
对于作文部分,我不建议临时抱佛脚,那样的作品往往缺乏亮点。一篇出色的作文源自长期的积累。我在读文章时会特意挑选精彩的句式来模仿,并尝试自己构造句子,这既提升了我的表达技巧,也丰富了我的语言材料,为后期构建模板打下了基础。考前我整理了几套模板,在考试时灵活组合运用,使文章流畅且句型多样,我相信我的作文得分应该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基础日语,这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积累,更需深入理解和把握日语的语言特性。我认为,每日坚持阅读日本原版书籍或者新闻,既帮助提升词汇量,又能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现象,从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意义。定期做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节奏至关重要。对语法部分,建议使用权威教材,系统梳理并熟练掌握各种句型和表达方式,特别是那些易混点和难点,要凭大量练习来巩固。
日语写作与翻译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技能。写作方面,我建议多读多写,尤其是阅读优秀的日语文章,模仿其结构和表达方式,尝试自己写作。从简单的日记、书信开始,逐步提高到论述文和报告等复杂文体。每次写作后都要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不断修正和改进。对翻译,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选取不同题材的文章进行中日互译,比较原文和自有的译文,找出差距,并学习参考权威译本,培养好的语感和翻译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词汇的记忆并非一蹴就,是需长期的积累和复习。我采用间隔重复法,每天记忆一定数量的新词,回顾前学过的词汇,确保它们真正成为我语言工具箱的一部分。利用碎片时间,如等待、休息时听日语歌曲或看日剧,也能有效提升听力和口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