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还是因为时间问题,我把重点放在了专业课上面。政治在9月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复习,用了肖秀荣1000题,每看一章就做一章的题,把每个题相关的知识点都找出来。做完肖秀荣1000题就开始看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和考题。还做了肖秀荣最后四套卷,任汝芬最后四套卷。政治的内容太多啦,也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来背记的科目。
考研英语方面:
进入十一月,我们得重视起时间管理,时间的宝贵不容忽视!就拿我自身举例,以前考四六级时,自认为时间绰绰有余,就没太当回事,结果答题时头晕脑胀,差点没能完成!到了十二月,你可以考虑购入朱伟的小黄书来背诵,不过如果你的英语功底深厚,作文部分自然不必费心。我想分享一下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关键在于扩大视野。以往读得慢时,我往往逐词理解,而现在,我会迅速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一眼扫过整句话。此外,随着对英文段落结构的熟悉,不那么关键的信息我只需一瞥就能略过。我的语法知识并不扎实,全靠多练习积累经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的核心在于理解马克思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你需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掌握其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解析。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也是重点,它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习时,建议多读原著,尤其是《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并结合相关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定期做笔记,整理概念关系图,帮助理解和记忆。
中国哲学史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涵盖了从先秦诸子百家到近现代的各种哲学流派。重点要把握每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主要思想及其影响。比如儒家的仁爱之道,道家的无为治,法家的法治观念等。对这部分的学习,我推荐《中国哲学简史》作为入门读物,逐步深入研究各时期的代表性著作。理解哲学思想的,也要关注它们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这样能更深入地领悟哲学的内涵。
在复习策略上,我坚持“精读+泛读”相结合。精读指的是深入研读核心教材和重要原著,确保对基本知识点有透彻的理解;泛读则是广泛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以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定期做题,凭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并及时补救。
对这两门课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记忆,应尝试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在理解哲学理论的,也要关注其现实意义,这样真正领悟哲学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