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海洋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 简单说下自己复习的情况吧。9~10月看大纲解析,刷1000题。 政治我是九月份开始的,也就是大纲出来之后。这阶段主要就是看大纲和做1000题了,基本就看完一章写一章的题,前面可能慢些,到后面近代史和思修就很快了。因为我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太少了,而且我是一看政治就会打瞌睡的,所以一直到10月底我才完成这些。有很多前辈说大纲和1000题要刷很多遍,但我效率太低了,都只草草过了一遍,你萌不要学我~
考研数学方面:
我认为数学的基础知识极其关键,因此一开始就专心研读高数教材,一字一句地通读,确保理解每个例题的解析,以此构建起全面的数学思维框架,明白数学的本质。完成课本学习后,我会跟随老师的课程进度,同时使用李永乐的辅导书籍作为辅助,看书与做同步练习并行,按部就班地推进。一旦读完整本书,我就进入刷题阶段,各种真题都不放过。在最后一个月,我全力以赴地做模拟试卷,市面上能找到的张宇、李永乐等名师的试卷我都做了大约60套。有人习惯整理错误题目,但我认为这并不必要,我只是简单地标记错题,稍后再回顾。此外,我认为在复习过程中,解决所有疑惑至关重要,如果在解题中遇到不熟悉的部分,一定要回查教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的复习步骤是:自己做题1遍,跟着精读1遍,自己整理笔记、句型1遍,回顾各年笔记整理题型1遍,时间是从暑假开始的,大概做到11月初就结束了,所以大部分一共看过4遍题目,然后选择近三年的文章熟读,背一些句子,这些是后期后空就背,没空就算了,我实际上背完了也没有考查或回顾。完形填空关。我觉得完型是考察平时积累的题,他不考你特别语法类的知识,但就是那些相近词也容易把人搞崩溃,所以平时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各类词的用法,各类词组的用法还是有必要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海洋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海洋中物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海洋动力学、热力学、流体静力学等多个领域。你需对基本的流体力学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比如压力、浮力、流速、涡旋等。这些基础知识将是你理解复杂海洋流动模式的基础。
在动力学部分,我会特别强调风生海浪的形成机制和潮流的产生。风生海浪的理论模型,如Phillips模型和Bretschneider模型,需你能够熟练运用。至于潮流,要理解弹簧-阻尼系统的概念,并能计算出各种潮汐模式,例如半日潮、全日潮以及混合潮。
热力学方面,海洋的能量平衡、海水的热容量、盐度对密度的影响等都是重要考点。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如何影响海洋密度,进影响海洋环流,是这部分的关键。
对实验和观测技术,你需了解CTD(温深盐度仪)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海洋特性。遥感技术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也需有所掌握。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记忆层面,应凭解决实际问题来深化理解。例如,尝试模拟海洋环流模型,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结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复习阶段,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有助于巩固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