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7月至10月,我专注于解答选择题的训练。进入11月,我开始关注形势与政策,主要阅读肖秀荣老师的时政小册,并跟进最近的时事政治,而大纲中的第五部分则无需特别研读。对于真题的选择题部分,我挑选了过去十年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果时间紧迫,则集中精力做过去五年的题。到了12月,我转为背诵大题并参与模拟卷的演练,市面上可购买到的模拟卷我都尽可能地去做。在学习毛概和史纲时,我推荐结合来看,可以先理解史纲后再深入研究毛概,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毛概的历史脉络。
考研数学方面:
我集中精力复习的是数学部分,几乎完整地研读了教材七次之多,660题也重复做了两次,400道全真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各做了两遍,此外还完成了张宇的最后四套测试题。在考试前的最后二十天,我回归基础知识进行了重温。不过,今年的数学难度明显提升,我建议大家务必认真对待模拟试题,别期望像16年难,17年易那样的规律。要知道,考研数学表现优秀通常意味着总成绩也不会差。关键在于不断刷题,找出自身的弱点并进行总结,然后再继续做题。实际上,当你把教材精读到第四五遍时,应对真题已经绰绰有余。然而,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实现,一定要勤于动手,并且遇到难题多与同学们探讨。千万不可忽视数学的重要性。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主要就用了张剑的黄皮书和阅读150篇,词汇书,另外最后还买了个5套题。你可以做两三套真题检测下自己的水平,再有针对性的去训练你的弱项。词汇量的积累一定不能间断,每天都要翻看,可以通过查真题里的生词形成你自己的生词本。作文平时可以定期训练,收集好的句子,尤其是真题中的句子,最后背模板是不可取的,你要自己写两个模板才能保证水平啊。真题一定要多做两遍,自己总结技巧,多问问为什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度适中的学科,它涉及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政策及技术等多个方面。在备考期间,我深刻理解到,掌握基础理论是关键。例如,了解地球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这是理解各种环境问题的基础。
深入研究环境问题及其影响至关重要。全球变暖、酸雨、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等都是常考话题,需对其成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有全面的理解。我建议凭阅读最新的科研文章和报告来跟踪这些热点问题,这样不仅提高分析能力,也能丰富答题的内容。
再者,环保政策和技术的学习也不能忽视。我国的环保法规、国际环保公约如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内容,这些都是可能会出现在试卷上的题目。环保技术,比如污水处理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等,也需有一定的了解,因这关乎到如何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尝试将学到的知识点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或者进行案例分析,加深理解。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提升应试技巧的有效方式。我还建议参加一些学术讨论或研讨会,这样既拓宽视野,也有助于提高思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