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门付出了就能提分的科目,主要发力期在最后一个月,大家尽量在前期把精力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否则会手忙脚乱。我是十月末正式开始复习政治,有些吃力,大家还是尽早,每天看一些,后期会轻松许多。 主观题最后买一本肖四肖八就可以了,不用太焦虑,背过就好!
考研数学方面:
由吴赣昌主编的数学教科书,包括《微积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均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些书籍的主要功能是奠定基础知识,掌握理论要点,理解和运用各种定理及公式。亲自动手完成课后练习至关重要。至于复习和备考,可参考《数学核心笔记》来确定范围。建立一个错题集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整理笔记也极为关键。我个人偏好使用A4活页纸,便于整理,最终消耗了一整包,足足500张(这是一生的宝贵财富,满满的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我便着手积累英语词汇,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一天,每天都留出一段固定的时间来学习新词。词汇的记忆是为了提升后续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阅读部分,我选择直接通过历年真题进行练习,特别是2001年至2005年的题目,用来初步熟悉题型。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自我总结阅读技巧,并对做过的题目进行复盘。进入复习后期,我认为每天至少完成一篇阅读以保持敏锐度,否则在实际考试中可能会感到生疏,从而影响表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微观经济学是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石。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作,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率等问题,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决策,包括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决策等。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清晰的逻辑思维。
在复习宏观经济学时,理解和掌握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对经济周期的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要多做练习题,凭实际计算来深化理解。
微观经济学中,供求理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原理是基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的特征和模型也很关键。博弈论的部分需深入理解,虽然可能不常出现在考试中,但其思维方式对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非常有帮助。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经济学理论往往抽象且复杂,单纯的记忆很难真正掌握。我会先阅读教材,尝试自己构建知识框架,凭做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进行检验和巩固。我会积极参与讨论,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小组,讨论我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或模型,我会寻找相关的案例进行解析,或者凭观看讲解视频来辅助理解。经济学是应用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比如,关注当前的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的理论去解读。
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防止知识点遗忘,也能帮助我理清思路,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画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帮助我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