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据说北京地区政治压分很严重,我对自己的成绩倒没有感觉到压分很厉害,但看周围考北京地区同学的政治的确高分不多。我觉得,政治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技巧,主观题就是靠后期的背诵,客观题是理解、背诵和做题。政治我还是比较重视的,因为觉得性价比比较高。买了很多资料,当然其中有一些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下面我将会逐一介绍。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一千题》可以说是必备了,作为前期的资料,可以充分练手。《一》和《精》是配套的,看一章做一章,做错的标注出来,时时回顾。重要的知识点大家可以用图表串联出来,尤其是毛中特和近代史,用图表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记住细节。除此以外,我还买了《蒋中挺800题》和任汝芬的《序列二》,我认为蒋的可以在时间充裕的时候练练手,而任的大家就可以不做了,题目确实比较陈旧,而且偏、怪。
考研英语方面:
重点任务就是攻克英语阅读。阅读分为三部分,PartA、B、C。A部分就是常规大阅读(4篇文章,每篇文章5题,每题2分,共40分),B部分俗称新题型,C部分就是英译汉,B、C部分都是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阅读是英语的重头戏,总共60分,英语的成败几乎就在于阅读的成败,而A部分又是阅读的难点和重点,对于PartA部分阅读一定要多去研读真题,反复揣摩出题人的用意,考研阅读和四六级阅读的思路不一样,四六级阅读做得好,考研阅读未必能做好。要想考研英语拿高分,大阅读这里绝对不能丢太多分,20个题错误控制在5个以内较理想,最好3个以内,当然越少越好。我暑假后期和9月就是重点做英语真题阅读,用铅笔写答案或者别在试卷上写答案,以后还可以继续做。第二遍第三遍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之前对的题目可能还会错,错的题目可能还是会错,做好心理准备,慢慢把真题,尤其是错题吃透,相信量变终究引发质变。同时做阅读要控制时间,否则考研时你很可能不能完卷,建议平时模拟时,一次做完四篇阅读,时间控制在70分钟以内。前期对英语要足够重视,每年很多人都过不了英语单科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化学,它涵盖了元素周期律、晶体结构、配位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知识点。理解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是基础,这有助于预测元素的性质。晶体结构的学习需结合物理知识,理解晶格参数和晶胞结构。配位化学的重点在于配合物的形成、稳定性和反应性,这需对化学键有深入的理解。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解题来巩固理论知识,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有机化学,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领域,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合成、反应机理等内容。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是关键,如醇、酮、醛、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特性。理解和记忆有机反应机理,如SN1、SN2、E1、E2等,需大量的练习和理解。我建议使用"联想记忆法",将分子结构和反应过程形象化,这样提高记忆效率。定期回顾并绘制反应历程图,帮助深化理解。
再者,综合化学二可能涉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分支,这就要求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分析化学注重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物理化学则更偏重于理论计算。对这两部分,理解基本原理至关重要,凭做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实践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理解大于背诵"的原则,尽量从本质上去理解每一个概念,不是机械地记忆。我也积极参加讨论小组,凭与同学的交流,碰撞出新的思考火花。我还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观看教授的讲座视频,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以拓宽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