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考完就感觉选择要完了,成绩算是平均水平吧。不说太多,就说一下我看的书吧。用的肖秀荣老师的标配,精讲精练+1000题(两遍)+真题+八套卷四套卷(比较权威)+时事政治,风中劲草(后期用来系统的背诵),后来考前各种预测卷就是刷选择题,市面上的题层次参差不齐,不必纠结于对错,关键是保持题感。大题就是真题,肖八肖四,看答案,总结,背诵的过程。政治的话不需要太早,就是多读多背,这东西估计有时候还是要靠政治觉悟的,而且时事很重要,一定要重视。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起,我开始了数学的学习,重点是精编资料和母题,每个都研习了两轮。初次接触要点精编时,我先阅读教材,随后自我实践,遇到错误便立即订正,并在出错的地方做好显著标注。第二次通读时,我专注于理解各个知识点,并重做了第一次犯错的题目,将那些反复困扰我的问题整理进错题集,以备后续查阅。每种题型的不同解题策略、易犯错误的环节以及可能的陷阱,我都用笔记本详细记录,通过反复查看来牢记于心。到了十二月,我持续回顾笔记,不断练习,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大概到了清明前后,我开始做97年到07年的阅读。一天一篇做精读,精读的要求是1.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2.没有一个句子读不懂3.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为什么错为什么错。刚开始精读一篇文章大概要三四个小时,我基本是都是全文翻译的,一直大概5月底做完吧。(刚开始精读很慢,到后来熟了会快起来,到后面一个小时多能搞定一篇)然后在暑假开始之前的一个月,每天对做过的文章进行回顾(大概每篇文章都看过五六遍甚至更多),还是上面的三个要求,一定要严格记住那三个要求。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难点和重点。
数据结构中,链表、树、图、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是核心。理解各种数据结构的特性并能灵活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例如,熟练掌握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常见算法,并理解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对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需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如CPU的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特别是存储器层次结构的理解,对分析程序性能和优化至关重要。
操作系统部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知识点。理解进程间的同步与通信机制,以及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
计算机网络主要涉及TCP/IP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尤其要掌握TCP和UDP的区别,HTTP、F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流程,以及拥塞控制和错误检测纠正等网络问题。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扎实理论基础,凭做题来巩固知识。教材是基础,但仅依赖教材可能无法全面覆盖考试范围,配合使用一些经典的参考书或网上的教程资源。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它们帮助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及时查漏补缺。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不妨尝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给自己听,或者和同学讨论,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提高表达能力。
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要有耐心,自有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在这个过程中,你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相互鼓励,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