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10月份我才着手准备政治,起步较迟,因此我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在这个科目上。我在政治上的分数并不突出,可能对其他人来说参考价值有限。不过,我要强调的是,政治并没有人们通常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初期我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初次尝试时,几乎每三题就错两题。但随着反复练习,你会逐渐掌握解题的窍门。千万不能轻易放弃!对于主观题,我主要背诵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试前我感到极度紧张,甚至出现失眠,但看到试卷后发现主观题其实并不刁钻。如果目标是取得高分,建议查阅其他备考经验帖。此外,风中劲草的第一本摘要了重点,对我有所助益;第二本是练习册,第三本则是答案集(我个人没怎么练习,不做过多评价)。至于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我没能全部背完,但选择题部分确实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一直对数学感到困难,在准备考试期间,我把大量时间投入到了全面复习上。虽然只是完整地过了一遍,但我确保了深入理解和亲手解决了每一个问题,这无疑为我第二次备考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如果是初次尝试,我建议尽早启动复习计划,每一遍全书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最好在九月底之前能完成至少两次这样的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也是时刻不能停下来的,在你把以前的阅读已经做完上述的5遍之后,你就需要把主要的时间拿来研究新题型、完形填空和翻译、作文了。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做阅读了,在这个时候你可以每天看两三篇你做的阅读,只是看,把真题生词等需要注意的方面再翻一遍。同时,主要的时间拿来练习其他的模块。三轮期间一方面要拿试卷来练笔,另一方面要结合一些文章对自己的单词量进行查漏补缺。英语永远是个学无止境的东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课程,理解并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电磁场理论包括电场、磁场的基本性质,静电场、稳恒磁场、动态电磁场的产生和传播等。电磁波部分则主要涉及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性,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内容。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例如,凭绘制矢量图来理解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凭动画模拟理解电磁波的传播过程。这样直观地帮助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也有利于记忆。
公式推导和计算能力的训练不能忽视。电磁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边界条件等,不仅要求,更需能灵活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我会定期做一些习题,尤其是那些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的题目,以此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再者,理解和掌握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这部分通常会出现在实验题或者案例分析中。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并能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对提升答题深度大有裨益。
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可能的话,尝试参与一些实验室的工作,或者做一些相关的实验项目,这将使你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也能锻炼动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