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用过早准备,也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如果是文科生的话就更不用担心了。我用的资料是肖秀荣的全套资料,他出什么我就买什么,一整套大概有10本左右。紧跟他的步伐政治就可以轻松搞定。暑假7-8月份是刷了一遍1000题,随题看最厚那本书(不用大学的课本的),之后就是刷题而已,不用背。最后一个月背他的背诵版小书和最后四套卷就可以了。文科生没必要担心,因为考得都是高中学的政治知识,知道如何回答以及作答步骤就可以应付了。
考研数学方面:
7月底—9月中上旬(大概哈),把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最好用同济版的)过了一遍,同时把课后习题也做了一遍(做课后题比较费时间,可以选做部分),期间还看复习全书。《660》必须要认真做,提高复习的效率,多去体会到的一些命题特点啊解题思路啊一些。660考察的知识点真的很全面,注重你对关键点的理解,能有效的帮助你查缺补漏。它有点偏难,但是只要你攻克下来肯定有效果。而且建议大家在暑期做完第一遍,因为越拖到后面你越没时间做。我就是拖到了后面没有时间做完,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作文可分为大篇和小篇,其实作文都有一定的模式,难度并不高,所以后期的一个月时间就能充分应对。推荐使用王江涛的英语作文资料。写作的复习通常安排在11月和12月,背诵一些范文和句子结构之后,考前的实际练习至关重要。在最后的半个月里,每天尝试模仿写作一篇,这样考试时就能游刃有余。此外,字迹工整不容忽视,我以前的英文书写就不太美观,于是特意买了两本英文字帖练了半年,成效还挺令人欣慰的。关于词汇记忆,如果你已经过了一遍单词,强烈建议别再用纸质单词书,转而使用手机软件,比如百词斩,它真的非常高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原子核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的内容广泛且深入,包括原子核的结构、性质、反应机制以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等。对初学者,理解原子核的基本概念和模型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例如,要掌握卢瑟福的核模型,玻尔的量子化理论,以及后来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费米-狄拉克统计等基础理论。
原子核的稳定性及衰变规律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理解放射性元素的α、β、γ衰变过程,熟悉半衰期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它是解题的关键。还要了解并掌握各种同位素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如放射性同位素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再者,核反应是原子核物理的核心部分,需理解核反应的能量平衡、动量守恒,以及反应截面等基本概念。这部分的学习需一定的数学功底,特别是矩阵运算和微积分的应用。理解并掌握核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如液滴模型、壳模型等,这对深入理解核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一方面,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多做习题,凭实际操作加深理解。苏州大学的课程通常会有一些实验环节,这些实验帮助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一定要积极参与。
不要忽视课堂讨论和教师指导。有问题及时提问,与其他同学交流,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启示。教师的经验和指导帮你避免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