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没什么好说的,复习过程中,我用的是考试大纲(红皮的那本)、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肖秀荣真题、肖秀荣四套卷 任汝芬四套卷,主要是风中劲草+真题+肖秀荣四套卷,我是文科生所以政治没花什么功夫,我是大纲出来以后开始看政治的,一开始就是做1000题和看大纲,做的很潦草,1000其实就是帮你熟悉大纲的,很多内容都是直接大纲上的原话然后挖个空出选择题,没什么技术含量,拿来练手就行。其实政治到后面大家背的都差不多,热点就那么多,不管怎么出题都离不了那些。肖秀荣的四套卷简直太厉害,每年都能压中!虽然我一直秉承着课本为基础的态度,但是考下来以后,真的觉得还是相信一下押题把哈哈哈 其实政治到后来大题都差不多,拉分的是选择题,所以课本还是要看,单选多选很拉分的 不是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会选错。
考研数学方面:
我准备的教材包括:《数学三复习全书》(附带基础习题集)、《历年试题解析》、张宇的八套预测试卷以及他的四套冲刺卷。此外,我还备有错题集和笔记本来记录学习过程。我个人觉得汤家凤或张宇的高数教材、李永乐的线性代数、王式安的概率论非常实用,深入研读这些书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10月起,我会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即使初期会遇到很多遗忘的知识点,但这也是回顾巩固的好机会,务必认真整理错误题目。建议选用两位不同教师编写的真题集,反复练习,因为他们的解题技巧各有千秋,有助于拓宽思维。进入11月中旬,我推荐尝试李永乐的“6+2”模拟题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五套题。到了12月,合肥工业大学的试卷值得一看,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做,因为往往会出现一些历年真题的重现。
考研英语方面:
提及背单词,这是一项熟悉至极的任务,但许多人直至考试前夕也无法完全掌握核心词汇。记忆单词无疑需要坚定的决心。让我分享一下我的单词学习步骤。我会在背诵新词后的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再次温习它们。首先,我自己设计了一份日程表,列出每日需攻克的单词列表。起初,进度缓慢,每天只能消化2个新的列表,即便如此,任务量依旧繁重,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增加到每天需要复习7个列表!在这众多列表中,只有2个包含新词,其余全是复习旧知。许多人在刚开始背单词时容易陷入误解,比如我使用了新东方出版的无序单词书,有些单词可能有七八种含义,还有各种常见搭配。初次接触时,不必深究细节,你的目标是在看到单词时迅速联想到其主要的中文释义(不必全部,一到两个主要意思即可)。单词的记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反复回顾来巩固。在上述的复习节点,你可以遮住中文意思,尝试根据英文单词回想中文含义,若无法想起,可以做标记,逐步累积词汇量,每个单词的理解也会随之丰富。当然,仅背诵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当你完成一轮单词书后,会发现自己遗忘了许多,即使之前已间隔数日进行了复习,这也是正常现象。然后开始第二轮,遵循相同的方式,唯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轮可能每天学习2个新列表,第二轮则需提高速度,具体数量因人而异,我在那时能完成每天5个列表,有时则是3个。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喻。电路分析的核心在于理解并运用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等。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要深入骨髓,在复杂问题中游刃有余。例如,欧姆定律不仅是计算电阻两端电压和凭电流的基本工具,更是理解电源内阻、网络分析的关键。
掌握电路定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超级定律等,它们帮助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更易于处理的形式。在实际解题中,灵活运用这些定理大大降低计算难度。要学会使用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来解决多电源电路问题,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需按题目特点选合适的方法。
再者,动态电路和交流电路部分是电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拉普拉斯变换在处理动态电路时非常有用,它的应用要求具备一定的复变函数知识。对交流电路,理解相量表示法以及如何进行相量运算至关重要。谐振现象、功率因数校正等内容也需深入理解。
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也是考察的一部分。凭动手做实验,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得我在备考期间,经常利用模拟软件如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这对我理解和记忆电路知识帮助很大。
学习电路,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大量的习题训练。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理解上的盲点,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知识体系才会更加完善。保持对电路的好奇心,积极探索电路背后的物理意义,会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