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英语底子尚可,大学期间似乎一直在依赖高中时期的积累。四级和六级虽已过关,但暑期初试牛刀,钻研96年至04年的历年真题时,发现阅读理解频繁出错,完形填空也常失分过多,不禁倍感尴尬。那时我还以为英语是我的强项,不容忽视。于是决定专攻提升,开始练习阅读理解150篇,然而几篇文章下来觉得内容较为偏颇,内心挣扎后,决定一心一意回归真题。从96年开始,起初并未计时,大约两天做完一套,专门留出下午的时间给英语。那时我不追求速度与完美,只期望深入理解文章,提升准确率。我记得真题的引言中也提到了方法,首次接触真题的目标是理解句子,积累生词。高频词汇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复杂的长句我会在脑海中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因此做题所花的时间远远少于查阅解析。忘了提及,记单词是必不可少的,早在大三下学期我就开始了每日早晨七点起床,用新东方无序版单词书每天学习一个单元,晚上再复习一遍。由于是初次记忆,晚上多半会忘掉一半,但如果不复习,次日早晨就得重新背诵。就这样,每天学习新单元,复习旧单元,第一个循环用了两个月。第二个循环,每天学习和复习两个单元,经过两次,大多数单词都已经深深印在脑海中。第三次再从头至尾过一遍,尤其关注之前标记的重点且仍然记不住的难词。直到十一月,我每天至少花费四十分钟背单词。对于英语,我只专注于真题训练,从96年至04年的基础版,到九月份已经完成了两轮,每句话都在脑中翻译,如此这般,阅读和完形填空的成绩逐步提高。然而初次尝试05年的真题,我对新题型毫无经验,结果惨败。这让我对新题型产生了忧虑,几年的反复练习,成绩好的时候只能答对四个,状态不佳则全错。于是购买了新题型的专项书籍,做了几篇,慢慢找回了手感。至于作文,准备得相对较晚,暑假间断地背了几篇,之后未持续,直到十一月份才开始动手写了两次,发现自己词汇匮乏,甚至有不少单词拼写错误,这才对作文感到紧张起来。提前准备总是明智的,不仅需要背诵,还要亲自动笔,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否则到了最后,满篇错误难以改正,评卷老师看到基本错误也会对印象打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主要由数学、逻辑推理和写作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学习策略。
数学部分,虽然都是成年人,但基础数学知识的巩固仍然非常重要。这部分试题多为基础数学题,包括初等数学的知识点,如算术、代数、几何等。复习时,我建议回归课本,扎实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做一些历年的真题进行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逻辑推理部分,需具备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理解力。这不仅要求在理论上理解各种逻辑关系,更要在实践中凭大量做题来培养这种思维方式。我推荐使用逻辑题集进行训练,注意理解和应用逻辑推理规则,避免陷入题海战术,是要追求质的提升。
是写作部分,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篇。前者需批判性地阅读给定材料,找出逻辑漏洞并进行反驳;后者则需按题目要求,结构完整、观点明确地表达自有的见解。我认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在于多读、多写。阅读优秀的文章,学习他们的论述结构和语言表达,自己动手写作,不断修改和完善,以此提高逻辑性和表达力。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时间管理和情绪调节也至关重要。我通常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遇到困难时,我会适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自己能够克服。
我还利用了一些在线资源,比如参加模拟考试,参与论坛讨论,获取最新的考试信息,这些都对我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