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药物分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政治真正能拉得起分的是客观题,主观题大家都差不多。所以我从十月份复习政治开始就在看大纲。也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的题目。我一共看了五遍大纲,每一遍都尽可能看的仔细一点。十一月份中旬我也尝试过背诵《风中劲草》,不幸的是,我觉得风中劲草里面虽然都是凝练的知识点,但是我不太习惯这本书的排版,我不太能建立起框架,所以我就放弃了,就回归到大纲。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来说,首先单词是基础,背单词是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任务,直到考研前一天。我刚开始接触考研单词时,只觉得又多又杂,背了以后似乎没有效果,转眼就忘掉。后来听过一次考研英语讲座后,我开始按照记忆曲线来记单词。每天看100个,在上面标注重复的日期,以第一天算起,第3天、5天、7天、15天、30天都翻阅一次,按照日期来重复该重复的内容。开始时我是以看为主,之后越来越熟悉之后,就用卡片遮住中文部分,自己回忆单词的意思,如果暂时想不起来就立刻看中文翻译,加深印象。这种方法开始时效果不显著,但在后期会越来越好,同时也有个弊端,重复的日期有时会重合在同一天,也就是有时一天要看的单词量特别大,我也苦恼过,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单词之外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之中最重要的是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说得特别正确。就英语来说,除了背单词,一战时我整个暑假的时间都花在了翻译真题中的阅读文章上,从97年到08年,每天下午翻译两篇,并工整地写下来。这不仅训练了阅读,同时也练了翻译。二战时因为已经很熟悉真题,我开始看张剑的英语阅读提高篇,将不懂的单词和词组划出来,分析其中的长难句,并且重复看,一段时间后单词量和句子的理解都有提高。将真题中的每一个单词、词组、长难句弄懂后,我将重心放在分析阅读题目的设置上,给每一个题目分类,在文章中划出与正确选项相关的句子,理清考点在哪。同时对错误选项也进行分析,弄清是张冠李戴、误解文意还是别的什么惯用的设置手段。如果真的分析通透了,拿到题目就能看出错误选项是哪几个,因为考研英语出题的干扰手段重复率特别高,这是我后面慢慢领悟到的。新题型我主要是做张剑的那本书,用铅笔做,考研前两个月开始,全部做完之后再擦掉重做。作文的话也是上考场前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天下午写一篇,逐渐归纳自己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理学部分,需深入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以及药物的毒性反应。对各种药物类别,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心血管药等,不仅要其主要作用,还要理解其副作用和临床应用。复习时,凭构建思维导图,将各个药物分类并对比记忆,结合实际病例加深理解。
药物化学方面,要掌握药物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以及药物的合成途径。这部分需大量的化学基础知识,尤其是有机化学。建议多做习题,凭解决问题来提高对药物结构的理解,并尝试自己设计药物的可能合成路线。
再者,药剂学的重点在于药物的制剂设计和评价,包括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这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关键,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模拟药物的溶解过程,以此来直观感受和理解这些概念。
对跨学科的综合性题目,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例如,一个药物的药效可能受到其化学结构、制备工艺、体内代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课本知识,参考书籍和学术论文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定期自我检测,凭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团队学习或者找导师指导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