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主要针对的是具体的知识细节,测试基本功。尽管每年都有教学大纲,但缺乏明确的重点,单纯记忆的效果并不理想。推荐使用蒋中挺的全程复习书籍,它涵盖了所有科目的关键点,尤其是一些细致入微的部分。等到九月开学后,应该仔细地再研读一次。进入后期阶段,可以将重心转向解答大题,同时偶尔回顾一下选择题的知识点。购买几套模拟试题,在考试前做一些练习以检测自己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做一定量的选择题训练是必要的,这样面对政治试卷时才能保持镇定,游刃有余。特别建议尝试刷1000题系列。
考研数学方面:
众所周知,考研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数学的表现。即使数学优异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但数学不佳几乎注定失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学的学习,这一点必须反复强调:认真学数学,认真学数学,认真学数学!首先,购买高质量的笔记本,要珍惜每一页,不轻易涂鸦;其次,记住勤动笔比单纯思考更有效,通过亲自动手计算,能明确自身的问题和弱点,同时提升计算技能;再者,面对难题时要有耐心,尽量独立思考,实在无从下手再查阅答案,并在题目旁做好标记,之后自己重新解答。比如,使用复习全书时,首次可用铅笔,第二次用红笔,第三次用绿笔,标记出难点,这将帮助你识别弱项,标记多的题目应重点加强训练,参考其他教材找相似习题练习。这样做还能节约时间,后期复习更有针对性,若时间紧迫,只需关注标记过的题目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从17年的一月份起,我开始了词汇的记忆工作,到了三月,我开始跟着朱伟的《恋恋有词》学习。到了七月份,我已经大致完成了第一轮的学习,同时我也辅以红宝书的单词来记忆,这两项任务并行进行。在那些没有课程的午后,我会专心致志地攻克1997年至2007年的真题,每天坚持一篇阅读理解。由于基础薄弱,初读时我并未期待能完全理解文章内容,而是把遇到的生词圈出来,待完成后再查阅并核对答案。次日,我会回顾前一天的单词,继续推进新的阅读。这个过程相当缓慢,但单纯的单词记忆确实单调乏味。第一轮结束后,我重新开始第二轮,这次我专注于解析句子结构,找出犯错的原因。这时,每天做两到三篇阅读,难度逐渐增大,我几乎把整个下午都献给了英语学习,那是一段极其艰难且煎熬的日子。由于时间紧迫,我紧接着开始了2005年后试题的练习,依然遵循先前的方法:第一遍标记生词,同时也复习1997至2005年的题目第三遍。第二遍我开始仔细分析,第三遍再深入剖析,第四遍则集中精力于错误部分,反问自己为何出错。我特意保留了一些历年真题作为后期冲刺阶段的模拟训练材料,这些我重复做了两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综合”通常涵盖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在理解管理学原理时,要把握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大职能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经典理论要有深入的理解,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市场营销部分,要掌握4P理论(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并能灵活运用到案例分析中。了解市场调研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关键因素。对现代营销理念如关系营销、网络营销也需有清晰的认识。
再者,财务管理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公式如NPV、IRR、PP等必须熟练掌握,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含义。掌握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技巧,比如如何凭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需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我会定期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以此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并从中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我也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凭与他人的交流,提高自有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相关的企业管理案例也是提升理解力的好方式。这些案例不仅使理论知识鲜活起来,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管理决策的实际影响。
保持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备考期间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积极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复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理素质的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