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九月一号开始复习政治。我把红宝书(即大纲解析)这本书当小说似得,津津有味很仔细的看了两遍多,每一遍配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十月份风中劲草出来后,我放下了红宝书,因为实在太啰嗦了,考试嘛,还是要抓重点。每次做1000题都要在答案附近把自己上一次做错的选项写上去,下一次看的时候可以加深印象,错误率会大大降低。我的1000题扎扎实实地这样做了三遍。
考研数学方面:
近几年考研数学越来越难了,做题速度和准确度是很重要的。每天做题至少3个小时,错题集也要做好,在考研期间可以不断的回补。基本的复习策略是先将知识点精炼复习后,强化积分、极限等重要知识点,阶段复习,此期间可以做全书,做阶段练习题,比如1000题等资料。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可以做历年的真题练习,但是要保留近10年的真题来做全套计时模拟,最好选在上午,限时3小时,建议每次都要提前20分钟做完,这样才能保证考试万无一失。真题做完也要再复习几遍,做到无死角的复习,熟练各种题型。
考研英语方面:
持续不断地记忆词汇,竭尽全力地去学习历年试题中的阅读部分,逐句仔细钻研。然后,再去做何凯文的《最后六套卷》练习,这样到了考试时你会感到非常熟练(尽管正确率可能并不一定高)。对于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每天都不能停歇,切记,绝对不能有任何中断!遇到不懂的句子,要耐心地逐字查阅,逐步拆解,直至理解其含义,并能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说到作文(我个人觉得这是我的短板),如果你在北京考试,我不推荐依赖模板,那样可能会导致得分偏低。最好是亲自背诵至少五篇真实的范文,目的是为了考试时能流畅写作,同时确保你的语句结构和语法都是准确无误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信息的载体,系统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工具。要明白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熟悉基本信号类型如阶跃函数、冲激函数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系统的定义、分类(线性、非线性,时不变、时变)以及系统响应的概念也是需牢牢把握的基本知识点。
深入理解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这两种变换是分析信号频率特性和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要熟练掌握各种典型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形式,以及如何凭这些变换来解决实际问题。Z变换对理解和处理离散时间信号也非常重要。
再者,掌握系统状态变量分析法,了解系统的时间域和频域描述,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包括Routh-Hurwitz判据和根轨迹法,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除了课本知识,尝试做一些相关的电路模拟或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凭实际操作加深理论理解。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提升解题速度。
我个人认为,定期复习和总结是避免遗忘,深化理解的好办法。我会定期整理笔记,画出知识框架图,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