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部分。我大约从10月起着手准备政治,个人认为最好是在当年的官方教材发布之前,先结合历年大纲解析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0月我才开始看官方教材,确实有些仓促,导致1000题只看了一遍,没来得及复习错题。然而,扎实做完1000题后,政治的选择题部分通常错误应控制在三个以内。毕竟,“得选择题者得天下”,用一位导师的话来说,理想状态是考试前你的模拟题选择题单选和多选都不超过两个错误。
主观题方面。这是我最头疼的部分,因为我总是担心理科背景会导致我在论述上乏力,无话可说。但随着学习深入,我发现由于前期基础打得好,许多知识已经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真正动笔答题时,思路如泉涌,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里,我购买并熟背了“20天20题”和肖四。考完政治后,我觉得整体情况还算不错。主观题没什么捷径,唯有不断学习与背诵,写着写着,灵感自然会源源不断。
时事政治。我一直使用的是肖秀荣系列教材,觉得他的配套资料十分完善,老师也会时常讲解时事,我就如同听故事一般轻松记住了很多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包括三个方面:词汇、阅读和写作。因此,词汇至关重要,必须投入精力去记忆,尽管这可能是个繁琐的任务,但它是根基。然而,整天捧着单词书死记硬背不仅单调无趣,效率也不高。这里有两个提议:首先,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零碎时间里分批记忆,重复是关键;其次,通过阅读来学习词汇,我一直倾向于这种方式,因为我不喜欢孤立地记忆单词。我大致背诵了三遍,相比那些学神来说可能较少,主要是我在早期复习时走了些弯路。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背单词,并在做真实试题的过程中收集并掌握新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细胞生物学,这是一门研究生命最基本单位——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理解并掌握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膜系统、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及其相互作用是基础。深入理解细胞分裂、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等过程至关重要。我在复习时,会凭绘制思维导图来整理这些复杂的概念,结合实例进行理解,比如凭研究癌细胞的异常增殖了解细胞周期调控的重要性。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则是从分子层面探讨生命现象。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的基本性质和代谢途径是必修内容,特别是酶的催化机制、DNA复制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翻译等核心知识点。我建议使用记忆宫殿法大量生化反应方程式,理论联系实验,凭模拟实验过程加深理解。例如,理解DNA复制的过程,想象自己就是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合成新的互补链。
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理解非死记硬背。理解了原理,灵活运用,应对各种问题。定期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凭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
我推荐大家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无论是在线论坛还是实体的学术研讨会,都能提供宝贵的交流机会,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提升思考能力。保持对最新科研动态的关注,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答题更具深度和广度。











